在北京找一处能安放亲人的“永久之所”,很多人最先问的就是“具体在哪儿”——毕竟交通要方便,万一逢年过节想去看看,别绕得头晕;环境也要合心意,得有几分“藏风聚气”的踏实感。中华永久陵园的位置,刚好落在昌平区兴寿镇香屯村附近,属于北京北五环外的“浅山地带”,离市区不算远,却又避开了闹市的喧嚣。
说到具体位置,昌平区本身就是北京传统的“生态涵养区”,兴寿镇更是以“京北草莓之乡”出名,沿着京藏高速往北走,到崔村出口下,再转昌金路往东,大概10分钟就能看到陵园的指示牌;或者走京承高速,到昌金路出口出来往西,沿途能路过一片片草莓大棚和农家院,跟着导航走“香屯村”方向,很容易找到。要是坐公共交通,也不算麻烦——先乘地铁5号线到天通苑北站,再转乘昌59路公交车,到“香屯村”站下车,往西北方向走个几百米,就能看到陵园的入口。
其实对北京人来说,“兴寿镇”这个名字不算陌生,附近有静之湖度假酒店、九华山庄这样的地标,还有桃峪口水库镶嵌在燕山余脉之间,中华永久陵园就坐落在水库的西北侧,背靠着低矮的小山丘,前面是一片开阔的农田,远远望过去,陵园里的松柏长得整整齐齐,和周边的自然环境融得很和谐。值得一提的是,陵园周边的路网很完善,昌金路是连接昌平与顺义的主干道,路面宽,车流量不算大,就算是清明、冬至这样的高峰日,也不容易堵在路上;而且附近还有“北京国际鲜花港”“银山塔林”这样的景点,要是看完亲人想散散心,开车15分钟就能到鲜花港看郁金香,或者去银山塔林拜谒古寺,也算给心情找个“缓冲的空间”。
除了位置方便,中华永久陵园的“合法性”也让人踏实——它是昌平区民政局批准的经营性公墓,证件齐全,不用担心“手续不全”的隐患。陵园里的墓型设计得很贴心,既有传统的中式墓碑,刻着楹联和福字,也有现代简约的艺术墓,用石材和绿植搭配,还有专门的生态葬区,比如树葬、花葬,符合现在年轻人“低碳安葬”的理念。园子里的绿化做得很到位,除了四季常青的松柏,还种了玉兰、海棠、樱花,春天有花,秋天有叶,就算是冬天,也有松枝的绿意撑着,不会显得冷清。
其实对很多选择这里的人来说,“位置”从来不是唯一的理由,但“位置好”确实是个“加分项”——离市区近,交通方便,周边有熟悉的地标,就算第一次去,也不会觉得“陌生”;加上环境里带着几分“烟火气”,不是那种冷森森的“偏远之地”,反而像“把亲人放在了京北的某个农家院旁边”,想起来的时候,心里是暖的。现在再回头看“中华永久陵园在哪”这个问题,答案早就不是简单的“昌平区兴寿镇香屯村”——它是京藏高速旁的那片松树林,是昌金路上的草莓棚旁边的指示牌,是天通苑北转乘公交能到的“香屯村”,更是北京人心里“离得近、看得着、安得下”的安心之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