春末的风里还裹着些湿润的桂香,又到了一年中最念旧的日子。最近总有人问:“想去宝云岭墓园看家里人,到底要不要提前预约啊?”作为常来的“老访客”,我想把最实在的经验分享给大家——答案不是生硬的“要”或“不要”,得先看你去的时间。
平时的宝云岭像被按下“慢放键”的公园:清晨有晨练的老人绕着人工湖走圈,午后保洁阿姨蹲在墓碑前擦青苔,连风都吹得比外面轻。如果是周一到周五,或者周末的“冷门时段”(比如上午10点前、下午3点后),直接带身份证就能进,不用等不用约。但要是赶上清明、冬至这样的祭扫高峰,或者周末的“黄金时段”(上午10点到下午2点),预约就成了“通行证”——去年清明我没提前约,堵在门口半小时,看着里面的人慢悠悠往里走,急得直搓手,还是志愿者帮我现场约了下午2点的时段,才终于进去。
其实预约一点都不麻烦。宝云岭的官方公众号“云岭追思”是最方便的入口:打开公众号,点底下“祭扫服务”栏,再选“祭扫预约”,就能看到未来7天的预约日历。选好日期和时段(比如上午9-11点、下午1-3点),填好自己和同行人的姓名、身份证号(最多加2人),提交后立刻能收到预约码。要是长辈不会用手机也别急,墓园门口的“便民服务亭”有工作人员帮着用电脑操作,带好身份证就行,几分钟就能搞定。
预约成功后,还有几个小细节能让你更省心:提前15分钟到门口,预约通道要核验身份证和预约码,早到点能避免慌慌张张;墓园里不让烧纸、放鞭炮,门口有免费鲜花换领处,一束小菊花或勿忘我,比烧纸更干净,也更符合故人喜欢的安静;带老人来的话,门口能免费借轮椅,不用押金,梧桐道修得平平整整,推着走完全没问题。
宝云岭最让人安心的,是它的“懂”——没有夸张的标语,没有拥挤的催促,每排墓碑前都配了小石凳,你可以坐着发会儿呆,或者轻声说说话。我常蹲在爷爷的墓碑前,擦去照片上的浮灰,放一块他爱吃的桂花糕,风穿过香樟叶的声音,像极了爷爷当年拍我头的温度:“小丫头,慢点儿走。”有时候会碰到旁边的阿姨,也在擦墓碑,我们相视一笑,不说什么,却都懂彼此心里的话。
其实预约从来不是“门槛”,只是为了让想念更有序。带着心意来,带着平静走,宝云岭的每一片香樟叶、每一缕桂香,都会把你的思念轻轻裹好,送到故人身边。下次来的时候,要是遇到门口的志愿者,不妨说声“谢谢”——他们中的很多人,也曾被别人帮过,现在把这份温暖传下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