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次路过城郊那条种满梧桐树的小路,总会想起小区里的李叔说过的话:“人这一辈子,最后得选一块合心意的地儿,不是给别人看的,是给自个儿的心意找个落脚处。”对于想为亲人选天堂公墓自选墓的家庭来说,价格从来不是冷冰冰的数字,而是串起“想念”与“实在”的线——既要装下对亲人的牵挂,也要符合自家的预算。
天堂公墓的自选墓价格,到底是怎么算的?其实最核心的影响因素就四个:位置、材质、面积,还有你想加的“小心意”。先说位置吧,公墓里的区域不是随便划分的,松涛区”挨着成片的黑松林,风一吹能听见松针“沙沙”落的声音,不少人冲着这份“像老家后山的静”选这儿,价格比普通区域高15%-20%;“兰香区”旁边有个小水池,春天能闻见池边的玉兰香,价格也比基础区贵个10%左右。再说材质,墓碑的石头不是越贵越好,但区别真的在“心意”里——汉白玉的碑身摸着温润,像亲人的手,但得定期擦,不然会泛点黄,价格比花岗岩贵30%;花岗岩耐脏耐晒,适合怕麻烦的家庭,价格更实在。面积的话,双穴墓的标准是1.2-1.5平方米,要是想选大点的,比如加个小平台放亲人的照片,每多0.1平方米得加1000-1500块,不过大多家庭选标准面积就够,毕竟“够放想念就行,不用太铺张”。
那具体价格到底在什么范围?我问过公墓的工作人员,目前天堂公墓的自选墓价格从3万多到20万不等,其中5-10万的区间占了60%以上,是大多数家庭能接受的。竹影区”的花岗岩双穴墓,位置在公墓中间,旁边有竹林,价格大概4万2;要是选“松涛区”的汉白玉双穴墓,加个刻亲人手书的服务,价格大概8万5;再往上,“梅香区”的生态墓(碑是嵌在土里的,上面种棵梅花树),价格能到15万,但选的人不多,大多是想给亲人“留个有生机的家”的家庭。对了,还有些“小费用”得算进去:刻字一般是按字数来,电脑刻字每字10块,手工刻亲人的手书每字50块;管理费是20年一交,每年大概300块,主要是维护墓区的绿化和清洁,这些都是明码标价的,不会有隐形消费。
很多人问:“自选墓到底能选啥?”自选”的核心是“把亲人的样子装进去”。比如有位张阿姨,老伴生前爱写毛笔字,她就把老伴写的“宁静致远”拓下来,让刻字师傅刻在碑上,额外花了1200块,她说“看见这四个字,就像他还坐在阳台写对子”;还有位年轻人,给去世的妈妈选了“兰香区”的墓,加了个小花坛,每年春天公墓会帮着种妈妈最爱的月季,费用是每年500块,他说“妈妈爱花,这儿能让她接着闻花香”。这些“自选”的小细节,不是一定要加的,但加了之后,墓就不是一块石头了,变成了“亲人的另一个家”。
其实选墓的过程,从来不是“买一块地”,而是“给想念找个家”。天堂公墓的自选墓价格,没有那么多“套路”——你想要“静”,就选松涛区;想要“香”,就选兰香区;想要“像亲人的样子”,就加个手书刻字或者小花坛。价格的差异,不过是让你有机会把“心意”变成“看得见的东西”。就像李叔说的:“最后花的钱,不是给墓的,是给自个儿的——以后每次来,看见这墓,能笑着想起他生前的样子,这钱就花得值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