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晨的风裹着桂香钻进衣领时,张阿姨正攥着张皱巴巴的班车时刻表,站在西苑地铁站C口的梧桐树下——这是她第三年坐温泉墓园的专线车去看老伴。地上落着几片早黄的银杏叶,像极了老伴生前阳台那盆绿萝的叶子,她抬头望路口,远远看见亮黄色中巴车,车身上淡绿色银杏叶标识晃了晃,是熟悉的模样。

专线车停稳,司机王师傅探出头笑:“张姨,靠窗位留着呢。”张阿姨迈上台阶,先闻到姜茶的热乎气——王师傅总在车头放不锈钢暖壶,说秋冬喝口热的舒服。她坐下摸了摸针织坐垫,是小区李婶织的,去年就放在这儿,硌人的硬椅子裹上它,像裹了层家的温度。车上已有几个人:穿藏青外套的小周抱着白菊,发梢沾着露水;拄拐杖的陈老爷子盯着窗外玉兰花树发呆,那树在墓园门口,他说老伴生前最爱的就是玉兰。

北京温泉墓园班车专线车-1

车启动时王师傅的声音飘过来:“今天路况好,四十分钟到,有需要喊我。”前排李姨突然递过塑料袋:“小周,这是我做的枣糕,垫垫肚子——上次听说你没吃早饭胃不舒服。”小周接过眼睛亮了:“谢谢李姨,我正想给我妈带块,她生前最爱你做的。”气氛慢慢热起来,有人问墓园的菊花开没,陈老爷子转过脸插句:“你妈那排冬青浇了水,长得可旺。”

快到墓园时,窗外景色静下来,杨树叶子沙沙像轻声说话。张阿姨摸出相册,第一页是老伴去年生日照,戴她织的毛线帽,嘴角翘得老高。小周凑过来轻声说:“阿姨,您老伴很慈祥。”张阿姨笑:“他生前最爱逗孩子,上次见你还说像他侄女。”车停稳,王师傅要扶张阿姨,她摇头:“不用,你帮小周拿花吧,她抱着费劲。”

北京温泉墓园班车专线车-2

看着大家往墓园走——张阿姨攥着相册,小周抱花脚步轻,陈老爷子踩得慢像在和空气说话——王师傅回到车上续姜茶,检查急救包:降压药、创可贴、薄荷糖,是上次阿姨低血糖特意买的。风掀车窗帘,吹过针织坐垫和仪表盘上的银杏叶挂饰,那是去年冬天一个小朋友送的,说“保佑叔叔开车平安”。

下午三点班车往回开,张阿姨坐在窗边,怀里攥着墓园捡的银杏叶。她摸出包里新印的时刻表,上面写着“温泉墓园专线车 西苑地铁站C口—温泉墓园 早8:00—晚4:00 每小时一班”。她把时刻表叠好放进包——明年春天还要来,带老伴爱吃的枣糕、新织的毛线帽,跟他说楼下绿萝开了,小区孩子会跑了,还有,这趟车的姜茶,还是去年的热乎味儿。

北京温泉墓园班车专线车-3

其实这趟车哪是简单的交通工具?是连接活着的人和想念的人的桥。王师傅说“每趟车都载着沉甸甸的想念,得稳稳送到”。车上的姜茶、针织垫、互相递的枣糕,还有那些“你妈那排冬青旺了”的念叨,都是裹着温度的牵挂——像风里的桂香,像银杏叶的黄,像玉兰花的白,轻轻落在每一个想人的心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