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老周太太说福田公墓好,离香山近,我想瞅瞅。”我赶紧拿手机查导航,结果一开始输错“福田”成“阜成”,绕到西城区的胡同里,问了三个卖煎饼的师傅才反应过来——原来福田公墓根本不在市中心,而是藏在海淀区的香山南路附近。
后来跟着老北京的指点重新出发,从西二环走紫竹院路转香山南路,约莫40分钟车程。快到的时候,路边出现蓝色的“福田公墓”路标,顺着拐进一条种满国槐的巷子,终于看到门牌号:香山南路福田寺甲1号。站在门口我才发现,这里其实离香山公园西南门只有两公里,抬头就能看见香炉峰的轮廓,旁边不远就是北京植物园的温室大棚,要是实在路痴,问路边卖山杏的阿姨,她们都会笑着指:“往前再走50米,那排绿篱后面就是。”
其实公共交通也挺方便的。坐地铁10号线到巴沟站,出站后在巴沟村公交站找360路或者318路,直接坐到“福田公墓”站,下车台阶上就是公墓入口;要是坐630路到“香山南路东口”,再沿着香山南路往南走10分钟,路过一个小超市,就能看到绿篱门。我上周陪外婆坐公交去,车上碰到个同样去公墓的阿姨,她念叨:“我坐了20年这路车,以前福田公墓门口还是土路,现在都铺了柏油,方便多啦。”
进了门才发现,这里不像想象中那样严肃。沿着石板路走,两边是一人多高的冬青绿篱,每隔几步就有棵老槐树,树干粗得要两个人合抱,树洞里还塞着小朋友放的小石子。外婆蹲在一棵槐树下,摸着树干上的纹路说:“这树比我岁数大吧?”旁边的工作人员笑着接话:“有些槐树是建公墓时就有的,快百年了。”往里走能看到小池塘,里面养着几尾红鱼,墓碑大多嵌在绿篱间,有的碑前摆着新鲜的非洲菊,有的放着玻璃罐里的茉莉花茶,倒像个安静的社区公园。
最后想提醒两句:现在去福田公墓得提前在公众号“北京福田公墓”预约,填好姓名和到访时间,不然保安不让进;开放时间是早8点到晚5点,下午4点半就停止入园了,别像我上次卡着点来,差点被拦在门外。外婆站在槐树下望着香山,说:“这儿好,能闻见松针味,能看山。”我拍了张她的背影,突然觉得找公墓不是件让人沉郁的事——不过是帮在乎的人,找一个能“望得到山、记得住味”的地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