说起北京的陵园,很多人会想到天山陵园——这座藏在昌平凤凰山脚下的园子,连风里都带着松枝的清苦味。沿着蜿蜒的山路上去,两边是成排的侧柏,偶有松鼠从枝桠间窜过,墓碑藏在绿影里,倒不像传统陵园那样冷清,反而像个飘着松香的森林公园。不少人来这儿选墓,第一句话都是“多少钱一平?”但其实,天山陵园的价格从来不是个冷冰冰的数字,它藏在松风里,藏在墓碑的刻痕里,藏在每个家庭对亲人的想念里。

天山陵园的价格要顺着“需求”捋——不同的墓型、位置,甚至对“归处”的想象,都会让价格有不同的模样。最基础的生态树葬,是把骨灰埋在银杏或侧柏的树下,树牌上刻着逝者的名字,价格大概在2-3万元。这种墓型没有传统的墓碑,算“每平”的话其实不太准确,因为是共享树穴或合葬形式,但胜在环保,也符合很多人“回归自然”的心愿。如果想要传统立碑墓,面积一般1-1.5平,位置好的比如靠近静心湖或景观步道,每平大概8000-12000元,总价10-18万;要是选家族墓,面积2-3平,每平得15000元以上,总价就得几十万了。

天山陵园价格多少钱一平-1

其实很多人没算过,天山陵园的“价值”远不止墓碑的面积。比如园区的绿化,不是应付事的小树苗,而是种了十几年的成树——夏天侧柏遮出浓荫,秋天银杏落满金叶,连风里都带着松脂的香气;比如服务,每年清明前一周,工作人员会主动给墓碑做深度清洁,要是家里没人来,还能帮忙拍张墓碑的照片发过去;还有免费班车,每周六早上8点从积水潭地铁站发车,车上有工作人员帮着拿资料、解答问题,对于上了年纪的人来说,比自己打车省心太多。这些看不见的“附加值”,其实都藏在“每平价格”的背后。

上周末遇到张阿姨,她蹲在松树林边的墓碑前擦照片,墓碑上刻着“周松林的松间居”。她跟我聊起选墓的过程:老伴是退休林业工人,生前总说“等我走了,把我埋在松树林里,听风听鸟叫”。去年她找了好几家陵园,要么没有成片的松林,要么价格太高,直到来天山陵园——这片松树林有二十多年树龄,早上能听见布谷鸟叫,晚上有松风穿过枝桠的声音,跟老周以前在林场的日子一模一样。她选的墓碑1.2平,总价11万8,每平大概9800元。“我问过别的陵园,有的比这便宜两千,但没有这么多松树。老周爱这个,花多少钱都值。”

其实问“天山陵园多少钱一平”,本质上是在问“给亲人的最后一份礼物,值多少钱”。有的人在意面积大小,有的人在意环境是否合心意,有的人在意服务是否贴心。天山陵园的价格里,藏着凤凰山的风、松树林的鸟叫、工作人员的细心,还有每个家庭对亲人的想念。选墓的时候别急着算“每平多少钱”,不妨沿着山路走一圈,听听风穿过松枝的声音,看看阳光透过树叶洒在墓碑上的影子——所谓“价格”,不过是把对亲人的想念,变成具体的、能摸到的、让他们“住得舒服”的东西而已。毕竟,对于在乎的人来说,“值得”比“便宜”更重要。

天山陵园价格多少钱一平-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