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明前两周的清晨,我在潮白陵园门口遇到了张阿姨——她攥着刚从花店买的白菊,站在“预约祭扫入口”的牌子前急得直搓手:“我以为清明还早呢,怎么今天就不让进了?”旁边的安保大哥赶紧递过一张指引卡:“阿姨,您看,清明前后10天都是预约日,得提前在公众号约好。”这一幕,其实是潮白陵园每年祭扫季的“常规剧情”——不是陵园故意“设卡”,而是当每天涌入的祭扫者超过8000人时,预约制成了最实在的“分流符”。

潮白陵园作为北京东部人气最旺的陵园之一,每年的“预约关卡”,总设在那些“想不火都难”的时间段。最核心的当然是传统祭扫大节:清明的“黄金10天”(4月1日-10日),不管周几,哪怕是工作日,也得提前约——去年清明我陪朋友去,早上8点到门口,已经看到三辆摆渡车在循环拉人,朋友说“幸亏提前三天约了,不然今天得站在门口等俩小时”;然后是冬至的“清冷高峰”,虽然北风刮得人缩脖子,但老北京讲究“冬至祭尊长”,12月18日-24日这一周,陵园的停车位能早早就满,预约成了“入场券”;还有春节前的“团圆祭扫”,腊月廿三之后,很多人赶在年前给亲人送“年糖”“福字”,周末的陵园比平时热闹三倍,这时候要是没预约,大概率得“打道回府”;就连国庆这样的“长假档”,前三天也会启动预约——去年国庆第二天,我路过陵园门口,看到车排了两公里,旁边的小摊贩说“今天来的都是返乡的,没预约根本进不去”。

但也不是所有日子都要“过五关斩六将”。平时周一到周五,陵园里安安静静的,银杏叶飘在步道上,保洁阿姨慢悠悠扫着落叶,这时候不用预约,直接带身份证登记就能进;就算是周末,如果前一天预约人数没超过3000,陵园也会“网开一面”,让大家直接入园——上周末我去拍银杏,碰到一对老夫妻,老爷爷扛着铁锹要给老伴儿修修墓边的草,工作人员笑着说“今天不用约,您慢慢弄”,老爷爷连说“还是平时好,清静”。不过要提醒一句:周末的“宽松”是看人数的,如果前一天公众号发了“今日临时预约”的通知,那就算你到了门口,也得扫码填信息——我朋友上周就踩了坑,周末没查公众号,到了才发现临时预约,幸好现场有工作人员举着二维码指导,才没白跑。

其实预约这事儿,真没想象中麻烦。打开微信,搜“潮白陵园”公众号,点击下方“祭扫服务”里的“预约祭扫”,填好姓名、身份证号、祭扫时间(选好日期和时间段,比如上午9点-11点)、同行人数(最多5人),提交之后就会收到预约码——截图保存好,到了门口扫一下就能进。要是不会用手机,也别急,陵园门口有“预约辅导岗”,穿红马甲的志愿者会帮你操作;实在赶时间,现场也能“应急预约”,就是得排会儿队。还有几点要记牢:预约最多提前7天,最少提前1天;每人每天只能约一次;到了之后要带身份证,工作人员会核对信息;要是临时来不了,记得提前24小时取消,不然三次爽约会被限制预约。

潮白陵园哪天需要预约-1

上周我在陵园碰到一位大叔,他说“以前觉得预约麻烦,现在倒觉得安心——提前约好,到了不用挤,不用跟人抢停车位,能安安静静坐在墓前,给老爸倒杯酒,说说最近孙子考上初中的事儿”。是啊,预约不是“门槛”,是给祭扫多添一份“从容”——不用站在门口急得冒汗,不用怕白跑一趟,把时间留给最该留的人。

最后想跟大家说:不管是不是预约日,去潮白陵园之前,都先打开公众号看看“今日祭扫提示”——毕竟,比“能不能进”更重要的,是“能不能好好陪亲人聊聊”。

潮白陵园哪天需要预约-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