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周清晨陪妈妈去温泉墓园看外公,她攥着手机反复划着界面:"去年清明还得提前三天抢预约号,现在不会还得约吧?"风里飘着墓园外桂树的甜香,我想起前一天查的园区通知,笑着安抚:"放心,现在流程早变灵活了。

其实最近不少人都有类似疑问——从疫情期间的"必约制"到现在,温泉墓园的预约政策到底怎么调整了?答案是:分情况,但总体更便民。如果是清明、冬至这样的祭扫高峰,建议提前1-3天通过"温泉墓园"公众号预约,填好姓名、身份证号和前往时间,5分钟就能拿到电子二维码;若是平时的工作日或周末非高峰时段,哪怕没预约,带好身份证现场登记也能进。我陪妈妈去的那天是周三,门口保安看了眼健康码就放行,还提醒:"周末人会多些,提前一天约更稳当。"

说到预约操作,真的比想象中简单。公众号底部"祭扫服务"栏点进去,跟着提示填信息就行——妈妈原本担心自己学不会,我演示一遍她就笑:"比抢菜还容易!"现场更贴心:入口处有志愿者举着"预约引导"牌,遇到不会用智能手机的老人,立刻凑过去用自己手机帮忙操作,还把二维码存进老人的相册:"阿姨,明天来直接给保安看这个。"那天碰到个拎着菊花的阿姨,念叨"我儿子不在家,我哪会弄这玩意儿",志愿者三分钟就帮她搞定,阿姨握着志愿者的手说:"多亏你,不然我都进不去看我老伴。"

去温泉墓园还用预约吗-1

预约带来的变化,逛一圈就能感受到。以前清明高峰期,墓园门口能堵两公里,进了园里人挤人,想在墓碑前多站会儿都难。现在有了预约,园区提前调配了停车位和志愿者,我们那天去时,停车场还有大半空位,沿着银杏道走进去,只有零星几个人在祭扫。妈妈把桂花糕放在外公墓碑前,摸着碑上的字轻声说:"今年倒清净,能好好和你说说话。"

最后想给大家提个醒:不管预约与否,身份证一定要带;祭扫别烧纸钱,园区有专门的焚烧炉,用鲜花代替更环保;带老人小孩的话,记得穿舒服的鞋子——墓园的路有些坡度,别摔着。其实现在去温泉墓园,真的不用紧张:提前查好当天客流,简单预约(或现场登记),就能安安心心和亲人"唠唠嗑"。离开时妈妈望着外公的墓碑,说:"明年春天再来,我提前预约,给你带新鲜的桃花。"风掀起她的衣角,桂香里混着一丝安心——原来所谓的"预约",不过是为了让这份想念,更从容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