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京的秋天总带着点温柔的怅然,街巷里飘着糖炒栗子的香,风里裹着法桐的碎金,这样的季节里,常有朋友问起:“景仰园骨灰林到底在哪?”其实它不远,就藏在昌平十三陵镇的山坳里,像一片被岁月轻放的净土。
景仰园的地址是昌平区十三陵镇仙人洞村北——往更熟悉的地标讲,它挨着明十三陵的昭陵,北靠蟒山国家森林公园,南临十三陵水库。老辈人常说“背山面水好安息”,这里正好占了这份天然的妥帖:蟒山的余脉像双臂轻轻环着,水库的波光在晴日里能映到林子里,风里飘着水库的水汽和山上的柏香,连蝉鸣都比别处轻了几分。当初选址时,大概就是看重这份“不闹不孤”的从容——离市区不过四五十公里,却能隔绝闹市的喧嚣,像给逝者留了个“闹中取静”的家。
要是打算过去,交通也算方便。自驾的话走京藏高速,到昌平西关出口下来,转京银路往十三陵方向,跟着导航输“景仰园骨灰林”就行,沿途会经过万亩果园,秋天能看到挂满红果的树,倒像给行程添了点温暖的点缀。公交的话,可以坐314路、872路到十三陵水库站,再打车十分钟就能到,或者坐昌平公交的小巴士,问司机“景仰园”,大多都知道——毕竟是当地挺有名的去处,连路边的槐花都像记着这条路。
可别以为景仰园只是个“地址”,走进门才懂它的用心:主干道两旁种着高大的银杏,秋天的时候满树金黄,像铺了条通往回忆的路;林间的小径用青石板铺成,两旁是四季常青的侧柏,连墓碑都设计得简洁雅致,有的嵌在花丛里,有的倚着松树。工作人员说,这里的规划从不是“建一片墓地”,而是“造一处能安放情感的地方”——老人喜欢的月季园,孩子爱蹲的石凳,甚至连风穿过林梢的声音,都像在说“慢慢来,别急”。有次跟来祭扫的阿姨聊天,她拿着一束白菊站在银杏树下,说:“我家老头生前爱钓个鱼,这里离水库近,说不定他能听见水响。”你看,地址从来不是冰冷的坐标,它是“老头爱钓鱼”的回忆,是“秋天的银杏”的牵挂,是生者和逝者之间最温柔的联结。
其实我们寻的哪里是“地址”?是一份“放心”——放心他在这里不会孤单,放心我想他的时候能轻易找到,放心风会把我的话捎给他。景仰园的好,不是它在地图上的哪个点,而是它把“回家”的感觉,揉进了每一寸泥土里:春天有玉兰开在墓旁,夏天有蝉鸣陪他打盹,秋天有银杏落满小径,冬天有雪盖着松枝——像极了他生前喜欢的日子。
所以啊,当有人再问“景仰园在哪”,不妨说:“在昌平的山脚下,在蟒山的风里,在水库的波光里,在每一个想念的人的心里。”毕竟,最珍贵的地址,从来都不是一串数字,而是藏在那串数字里的,爱”的密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