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京的秋总是来得清透,昌平天寿山的余脉里,天山陵园的松枝还挂着晨露——对于想给亲人找"安心处"这座藏在十三陵风景区旁的陵园,是很多人的"第一选项"。毕竟谁不想让亲人待在有山有水、连风都带着松涛香气的地方呢?
天山陵园的环境占了"老理儿"里的"背山面水":背靠天寿山的缓坡,前面是温榆河的支流,园区里种着上百棵老槐树和油松,走在小径上能摸到汉白玉栏杆的云纹,能闻到槐花香裹着松针的清苦——这样的环境,让它的价格比近郊一些陵园稍高,但也符合中国人"选吉地"的讲究。
说到大家最关心的价格,天山陵园的区间其实挺广。最便宜的是生态葬,比如树葬或壁葬,几万块就能搞定,面积大多在1平米以内,适合想选环保方式的家庭;传统立碑墓的价格跨度大,从十几万到几十万不等——比如靠近主路、能看到山景的"福位",因为位置好,价格会高些;而园区深处更安静的位置,价格会低个几万块。至于面积,立碑墓一般是1.5-3平米,刚好放下墓碑、供桌和小小的祭扫空间,其实不用追求大,够放亲人的照片、够家人站着说说话,就够了。
很多人问选墓要注意什么?其实没那么复杂。如果预算有限,生态葬是好选择,不仅省钱,还能让亲人"跟着树一起生长";如果想要立碑墓,可以多走几步看园区深处——虽然离入口远,但安静,价格也实在。还有材质,不一定选进口花岗岩,本地青石更耐用,刻字也清晰。对了,一定要问清楚"包干价",比如有没有包含刻字费、20年管理费,避免后期加钱。
其实选墓这件事,最要紧的是"心意"。天山陵园的风里,有晨露打湿松枝的声音,有远处山影揉碎的蓝,有每一个家庭的牵挂。不管选几万的生态葬,还是几十万的立碑墓,只要是带着真心选的,就是亲人最好的"家"——毕竟,我们要的从来不是"贵",是"安心"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