秋末的风裹着桂香钻进衣领时,我陪着朋友小杨去温泉墓园选墓。他爸爸走了三个月,之前在网上查了十几家墓园,最后选了这里——理由是“爸爸生前爱喝桂花茶,这里有片老桂树,还有温泉眼”。我们沿着青石板路走进去,远远看见温泉眼的雾气裹着银杏叶飘起来,像撒了把碎银。小杨站在桂树下翻园区手册,风把一页价格表吹到他脚边,我捡起来时,指尖沾到点桂香。

温泉墓园的墓型分三类,生态墓、传统墓和艺术墓,价格跨度不算小。生态墓是最近几年推的节地墓型,比如树葬、花葬,有的是把骨灰埋在银杏树下,上面立个小铜牌刻名字,有的是种一株月季,骨灰混在花土里约,占地面不到1平米,起步价大概3万。小杨翻到这页时,手指顿了顿——他之前以为生态墓“太简单”,但看见照片里的树葬区,每棵树下都挂着小灯笼,中秋时园区会帮着挂,倒觉得“爸爸会喜欢这种热闹”。传统墓是大家更熟悉的立碑墓,碑身材质有花岗岩、汉白玉,墓基是水泥或石材,面积大概1-2平米,价格在5到8万之间。我指着其中一款汉白玉碑的价格说:“这个比旁边的花岗岩贵3万,因为汉白玉更细腻,刻字不容易花。”小杨点头,他爸爸生前爱写毛笔字,刻字的清晰度对他来说很重要。艺术墓是定制款,比如有户人家做了个浮雕,刻的是老人生前种兰花的样子,碑身是曲线型的,像片兰叶,价格要12万起,园区说“设计费就占了三成”。

其实价格差异不全是墓型的事,还有几个因素影响挺大。比如位置——靠近“泉眼亭”或桂树林的墓位,要比角落的贵20%。小杨后来选的位置就在桂树林边上,他说“以后来祭拜,能闻到桂香,就像爸爸在客厅泡茶时的味道”,虽然比角落贵了一万,但他觉得值。再比如材质,汉白玉的碑身比花岗岩贵,因为汉白玉要从外地运过来,损耗大;还有墓基的石材,有的用的是福建的青石材,比本地的红石材贵1万多。另外服务也占一部分,比如刻字,园区有的套餐含免费刻30字,超过的每字收5块;维护费是每年300块,包括定期清理碑身、浇花(如果是花葬),小杨问了句“能自己来浇吗?”,接待的阿姨笑着说“随时来,我们给你留把浇花壶”。

温泉墓园墓地归园价格-1

小杨最后选了桂树林边的生态墓,价格3万8,含刻字和5年维护费。他蹲在墓位前摸了摸脚下的土,说“爸爸以前在阳台种桂花,总说‘等退休了去有温泉的地方住’,现在也算圆了他的愿”。离开时,我们路过温泉眼,雾气里飘着桂香,小杨忽然说:“其实之前查价格时,我以为越贵的越好,但现在觉得,能让思念有个‘有味道’的地方,比价格重要。”

温泉墓园墓地归园价格-2

我站在门口等车时,回头看了眼桂树林——风把桂花瓣吹到墓区,落在每一块碑前。其实温泉墓园的价格,从来不是冷冰冰的数字,而是把“爸爸的桂花茶”“妈妈的温泉梦”这些回忆,变成能触摸到的温度。你选的不是一块地,是以后每一次想念时,能坐下来陪他吹吹风的地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