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明前的周末,我陪着邻居张阿姨去惠灵山陵园。她攥着手机反复划导航,屏幕里的蓝色箭头刚拐进盛峰村的小路,她就皱着眉念叨:“上次是儿子开车带的路,这次我自己找,可别绕进死胡同。”其实惠灵山的位置真不算偏,它就嵌在无锡惠山区钱桥街道的盛峰村里——那个被惠山余脉轻轻环着的小村子,连风里都飘着松针和野菊的清味。

要说最准确的地址,惠灵山陵园在惠山区钱胡路168号(盛峰村段)。这条钱胡路是惠山区往惠山风景区的主干道,沿着路往西南开,过了村口那座刻着“盛峰村”的青石门牌坊,再往前200米,路边立着块蓝底白字的导视牌:“惠灵山陵园入口→”。导视牌旁边有棵老香樟,树身粗得要两个人合抱,树洞里塞着几根红布条,像谁把祈福的话藏进了树的心事里——它站在那快二十年了,比任何导航都更懂路。

惠灵山陵园具体地址位置-1

顺着导视牌转进柏油路,没走几步就能看见陵园的入口。青灰色的门楼不算起眼,却带着江南特有的温软:门楣上“惠灵山陵园”五个鎏金大字,在阳光下泛着淡金色的光,背后是连绵的惠山余脉,松树和竹子长得密,风一吹就沙沙响,像有人在轻声说“来了”。我陪着张阿姨慢慢走,她指着路边的野蔷薇说:“去年我来的时候,这花才刚爬过篱笆,现在都快缠上电线杆了。”其实变的是路边的花,不变的是陵园的位置——它始终在惠山的怀里,像被谁轻轻捧着。

找路的小技巧我倒能说两句。自驾的话直接搜“惠灵山陵园主入口”,导航会带你走钱胡路的主路,避开村里的小分叉;坐公交就乘15路或608路到“盛峰村站”,下车往西北走800米,沿途电线杆上都贴着浅蓝色的指引条,写着“往惠灵山→”,像有人在前面引路。要是实在怕错,打陵园的服务电话0510-8320XXXX,接线的大姐会笑着说:“过了牌坊往左看,老香樟旁边就是导视牌,不会走丢的。”

等我们站在张阿姨老伴的墓碑前,她摸出桂花糕放在碑前,轻声说:“你最爱的桂香,我带过来了。”风正好吹过,带着入口处金桂的香——原来那两排桂树已经长得比门楼还高,枝桠伸过来,把香味裹着我们。张阿姨抬头看着山上的树,忽然笑了:“你看,山还是那座山,陵园还是那个位置,连桂香都没变。”我忽然懂了,惠灵山的地址从来不是冰冷的数字,它是老香樟的纹路,是桂树的香味,是张阿姨手里的桂花糕,是每一个想“回家”的人,顺着熟悉的风,就能摸到的温度。

它在惠山的怀里,在盛峰村的路边,在导视牌的箭头里,在每一缕带着思念的风里——等着每一个人,顺着路,找到心里的那个“家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