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京人聊起身后事,总免不了提到昌平的陵园——毕竟靠着天寿山,风水里说的“背山面水”这儿占了一半。天寿陵园算其中最有名的一个,可到底值不值得选?价格是不是真的“高不可攀”?我去年陪朋友走了一趟,倒摸出点真实感受。
天寿陵园的位置其实挺妙的,就在十三陵风景区边上,开车进去的时候,两边的山慢慢围过来,像被抱在怀里。园子里的树特别多,银杏、玉兰、松柏层层叠叠,春天有玉兰落瓣,秋天有银杏铺金,连墓区的小路都铺着青石板,踩上去没有杂音。朋友本来绷着情绪,走到一棵大银杏树下突然说:“这儿倒像咱以前去的植物园。”更有意思的是,园子里藏着不少名人的安息地——比如演林黛玉的陈晓旭,比如相声演员侯耀文,他们的墓设计得都很有个性,陈晓旭的墓前有座小小的黛玉雕像,侯耀文的墓上刻着他的相声台词,倒添了点烟火气,不像传统陵园那么冷冰冰的。
说到服务,我印象最深的是“不催”。去之前打了个电话,接线员问清楚我们的需求,说“我让顾问小周在门口等你们”。到了之后,小周拿着个iPad,里面存着各个墓区的照片和价格,带着我们慢慢走,每到一个区域就停下来讲:“这儿是树葬区,旁边有桃树,春天能开花;这儿是立碑区,位置高,能看见远处的山。”朋友问“有没有更便宜点的”,小周也没露出不耐烦的样子,直接带我们去看草坪葬:“这种是平铺的墓碑,藏在草里,价格只要3万多,每年清明我们会帮忙修剪草坪。”后来我们逛了快两个小时,小周一直跟着,没提“定不定”的事,最后说“想清楚了再找我,我给你们留着联系方式”。朋友说:“要是所有销售都这么贴心就好了。”
至于大家最关心的价格,其实没想象中那么“离谱”。天寿的墓型分好几种:最便宜的是树葬和草坪葬,价格在3-5万之间,适合预算有限的家庭;中等的是传统立碑墓,位置一般的大概8-15万,位置好点的比如靠近景观区或者主干道的,要15-30万;最贵的是定制墓,比如家族墓或者有特殊设计的,价格就得几十万往上了。我问小周“为什么差价这么大”,他说:“主要是位置和材质——位置好的能看山景,材质用的是汉白玉或者花岗岩,比普通石材耐用;还有面积,立碑墓的面积比草坪葬大,所以价格高。”邻居阿姨去年在天寿买了个立碑墓,花了12万,她说:“我对比了周边的景仰园,天寿的环境好点,服务也到位,多花2万值。”
天寿也不是完美的。比如位置有点偏,从市区开车得1个多小时,要是没有车,坐地铁到昌平线再打车,得花40多块钱;还有价格确实比周边的陵园高一些,比如景仰园的立碑墓大概10万左右,天寿得12万起。但朋友说:“看了这么多陵园,就这儿让我觉得‘舒服’——不是说豪华,是走进去不压抑,能放心把爸妈放在这儿。”
其实选陵园,从来不是选“最贵的”,而是选“最安心的”。天寿陵园的好,在于它把“死亡”变成了“另一种陪伴”——园子里的花会开,树会绿,名人的墓上刻着他们的故事,连服务人员都不会催你“做决定”。要是你想给亲人找个“能呼吸的地方”,天寿或许是个不错的选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