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北京,给亲人选墓地从来不是件轻松事。不像买房子看地段、户型,选墓地要的是“心里踏实”——离市区不能太远,不然逢年过节去一趟得折腾大半天;环境得舒服,不能光秃秃的让人看着难受;最重要的是,得有个“像样”的地方,能装下那些没说出口的想念。通州宋庄边上的天堂公墓,就是这么个让很多家庭“一眼就相中”的地方,而它的价格,也成了大家坐下来商量时绕不开的话题。
天堂公墓的位置占了个“巧”——在通州宋庄艺术区边上,离东六环就5公里,开车从国贸过来也就40分钟,坐地铁6号线到东夏园再打车10分钟也能到。园子里的环境更是让人放心:进门就是两排高大的银杏树,秋天叶子黄了像铺了层金箔;往里面走,有条运河的支流绕着园子流,岸边种了桃树和柳树,春天桃花开的时候,风里都带着甜丝丝的味儿。就是这位置和环境,把墓价“抬”了点——比如靠近河边的“福泽园”区,双穴立碑的价格得10-12万,而后面不靠水的“安宁区”,同样的立碑只要8-10万。有次我陪朋友去选,她盯着福泽园的河边墓说:“我妈生前爱跳广场舞,就喜欢热闹点、有水的地方,贵点就贵点吧。”
墓型的区别更是直接影响价格。最受欢迎的是传统汉白玉立碑,双穴的大概8-12万,碑身刻着“福如东海”“寿比南山”的字,底座能放个小花盆,不少长辈就认这个“规矩”。要是预算有限,生态墓是个好选择——树葬就是把骨灰埋在树下,立个小铜牌刻名字,价格才3-5万;花葬更文艺点,骨灰混在花肥里,上面种株月季,每年花开的时候,就像亲人还在身边。但也有人觉得“不够体面”,非要选艺术墓——去年有个客户,父亲是老摄影师,他找工匠做了个相机造型的碑,镜头是用黑玛瑙做的,机身刻着父亲拍过的经典照片,花了18万。工作人员说,艺术墓没有定价,全看材料和工艺,最贵的能到20万以上。
除了墓价本身,还有些“隐形成本”得算进去。比如墓位管理费,按照规定是墓价的1%每年,20年一交——比如10万的墓,管理费就是2万。还有刻字,普通的宋体字500块,要是想刻成亲人的手写体,得加300块;鲜花供应是包月的,300块钱能每周送一束菊花,不少子女怕墓前冷清,都会选这个服务。再说政策,北京这几年严控经营性公墓的审批,天堂公墓的存量墓位越来越少,价格每年都涨个5%-8%。比如2022年我帮亲戚问的时候,福泽园的立碑才8万,今年再问就到9万5了,工作人员说:“现在墓位卖一个少一个,明年说不定还得涨。”
其实选墓不用盯着“最贵”的,得看自己的需求。要是预算有限,选安宁区的立碑或者生态墓就行,一样能照顾到亲人;要是想让亲人住得舒服点,就咬咬牙选福泽园的景观墓。还有个小提醒:一定要选有“经营性公墓许可证”的正规陵园,像天堂公墓这种有民政局备案的,后期不会有被拆的风险。去年有个客户贪便宜买了燕郊边上的非法公墓,结果今年被拆了,只能重新选墓,花了更多钱不说,还受了一堆气。
那天陪朋友选完墓,她站在福泽园的河边,摸着碑身说:“我妈要是在这儿,肯定喜欢——能看河,能闻花香,我每周来擦个碑,聊聊天,就像她还在家里等着我似的。”其实选墓地哪是选块地啊,选的是个“念想的出口”。天堂公墓的价格虽然不算低,但它能给你这份“念想”一个稳当的地方,让那些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