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明陪妈妈去归山陵园扫姥姥的墓,她摸着墓碑忽然问:“咱们买的这墓位,有期限吗?到期了咋办?”我一下愣住——三年前买墓时光顾着选位置,压根没细问。赶紧找陵园工作人员确认,才算把这个埋在心里的疑问掰扯明白。
其实咱们老百姓最关心的“墓地期限”,本质是政策和实际操作的结合。早在上世纪90年代,国家就明确经营性公墓的土地使用权有期限,但具体到每个陵园,执行时会转化为“分期管理”的模式。归山作为济南经营了二十多年的老牌经营性公墓,遵循的就是这个逻辑:墓位的使用不是“一买永得”,而是“长期使用、按周期管理”——一般以20年为一个管理周期,到期后续交管理费,就能继续使用。

很多人会误解“永久使用权”,其实归山的工作人员解释得很实在:“不是墓位本身永久,是‘只要你履行管理义务,就能一直用’。”就像咱们买房子,产权70年但能续期,墓位的“期限”其实是管理费的周期。归山的管理费都用在刀刃上:园区的绿化维护、墓碑清洁、24小时安保,还有每年的清明祭扫服务——这些事儿都需要钱,交管理费其实是为了让亲人的安息之地一直保持像样。
那到期了真的会被收回吗?完全不用慌。归山有套成熟的“续期提醒流程”:提前半年就会通过电话、短信甚至挂号信联系家属。去年有位外地家属,留的手机号换了,陵园工作人员翻出当年的登记住址,寄了封挂号信才联系上。续费也不贵,普通墓位每年管理费就三百来块,续20年总共几千块,大多数家庭都能负担。
从陵园出来时,妈妈摸着姥姥的墓碑说:“原来就是记着续个费的事儿,没想象中复杂。”我看着周围的松柏,风一吹沙沙响,忽然觉得归山的“期限”不是约束,是给家属的一颗“定心丸”——它用明确的规则告诉我们:只要我们还在乎亲人的安息之地,这份牵挂就能一直有处安放。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