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晨的西静园公墓裹着一层淡雾,松柏林间的石阶泛着浅灰的光,偶尔有几簇白色的菊花从灌木丛里探出来——这是北京城里少有的还保留着老园子静谧气质的公墓。最近常有朋友问我:“现在去西静园要不要预约啊?”今天就顺着这股松风,跟大家聊聊最新的情况。

答案是肯定的,但也不用像赶火车那样慌慌张张。从2023年底开始,西静园就正式推行了“分时段预约制”,尤其是周末、节假日还有清明、冬至这样的祭扫高峰,预约几乎是“必选项”。平时工作日的话,虽然园区没把预约卡得那么死,但我还是建议提前打个电话确认——毕竟有时候会有设备维护或者小型公益活动,提前沟通能避免你抱着花站在门口,看着“临时闭园”的牌子叹气。

其实推行预约制不是为了“给大家添麻烦”,反而是为了把“静”还给这个老园子。西静园的面积不大,以前旺季的时候,小路上挤着扛花圈的、扶老人的、找墓位的,连风都被挤得打旋儿,想跟故去的人说句掏心窝子的话,都得凑着耳朵压低声音。现在分时段预约,比如上午9点到11点、下午1点到3点,每个时段控制二三十组家庭,松柏林间又能恢复那种“静得能听见松针落地”的感觉。而且预约的时候,工作人员会提前提醒你带什么——身份证、亲属的墓位证,如果是帮朋友代祭,还要带一份手写的委托书。上次我帮同事代祭,就是提前在电话里问清楚了,到了现场直接递证件,没像以前那样站在窗口翻手机找聊天记录,急得额头冒汗。

预约的方式也很接地气,不用下复杂的APP,就两种途径:要么打园区的服务电话010-62591696(记不住的话,公众号里能查到),要么关注“西静园公墓”的微信公众号,点“祭扫服务”里的“预约入口”,填姓名、联系方式、墓位编号和预约时间,几分钟就能搞定。要注意的是,公众号预约最好提前1-3天,电话预约可以提前1天;如果临时有事来不了,记得提前2小时取消,不然两次“爽约”的话,下次预约可能会被限制——毕竟资源要留给真正需要的人。

西静园公墓需要预约吗现在-1

还有些小细节想跟大家唠叨:现场祭扫的时候,尽量别带太大的祭品,比如那种比人还高的花圈,或者一整箱烧纸(西静园早就倡议用鲜花代替烧纸了,园子里还设了“鲜花兑换点”,可以用烧纸换一束白菊)。其实故去的人要的不是“热闹”,是你蹲在墓前,轻轻擦掉石桌上的灰,说一句“我最近挺好的,孩子考试进步了”,或者“今年春天,我又去了咱们以前常去的那家面馆,还是老味道”——这些轻声的念叨,比任何大场面都让人安心。

西静园公墓需要预约吗现在-2

上周我陪楼下的李奶奶去祭扫,她预约了上午10点的时段。到门口的时候,保安大哥笑着跟她打招呼:“李姨,又来看你家老陈啊?”进了园子,保洁阿姨刚好在擦她墓位前的石桌,说:“刚帮你扫了松针,等下放花方便。”李奶奶蹲下来摆菊花,风刚好吹过来,把花瓣吹得晃了晃,她轻声说:“老陈,今天没挤,我慢慢跟你说说话。”那一刻,松风裹着菊花的香,绕着石桌转了个圈,我忽然觉得,预约制不是冰冷的规则,是给“想念”留了一片更柔软的空间。

其实说到底,我们去西静园,不是为了完成什么“任务”,是为了跟心里的人“见个面”。预约制不过是让这份“见面”更从容——不用挤,不用急,能好好地说说话,好好地看看他墓前的草,有没有长高一点。风又起了,松针落在我手背上,凉丝丝的。希望这篇文章能帮到你,也希望你下次去西静园的时候,能遇到一阵温柔的风,还有一个