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周陪朋友去温泉墓园选墓,车刚开进园区大门,风里就飘着桂香,沿青石板步道走过去,银杏叶正打着旋儿落在草坪上,连空气里都带着点湿润的泥土味,倒不像印象里墓地的清冷。朋友攥着手里的价格清单叹气:“我之前以为选墓就是挑块石头,没想到里面藏着这么多门道。

温泉墓园的价格像撒在园子里的阳光,疏密不均却各有各的道理。最直观的是位置——靠中心景观湖的墓位,能看见锦鲤摆着尾巴游过石桥,水面映着岸边的柳树,价格比边缘山坡墓高两成;藏在原生灌木丛里的生态墓,用可降解竹纤维材料做墓体,表面爬着常春藤,价格比传统花岗岩墓低三分之一;还有墓碑工艺,师傅举着样板说,手工刻字的笔画带着温度但易磨损,激光刻字虽慢却字迹清晰,两者差五百块。销售姑娘补充:“配套服务也藏在价格里,比如清明代祭会拍视频发家属,墓碑清洁用中性洗涤剂不伤石材,这些算在年度维护费里。”

园子里的人各有各的选法,每一笔价格都连着“心意”。张阿姨扶着老花镜凑到樱花树旁的价格标签前,手指顺着数字划:“这个位置春天能落满花瓣,我生前爱拍樱花,女儿说比旁边贵一万,但我觉得值——总比躺在看不见光的地方好。”穿连帽衫的小吴抱着文件夹翻到生态墓页:“我选这个,价格刚好在预算内,不用占太多土地,每年来种棵向日葵,我妈生前爱嗑瓜子,肯定喜欢。”穿藏青外套的先生盯着刻着“山高水长”的墓碑说:“就要手工刻字的,我爸是老教师,手写的字才有温度,贵点没关系。”

其实价格背后,是园区把“好好告别”做成了具体的事。园丁李叔扫落叶到张阿姨的樱花树旁,特意把落叶堆进树坑:“天然肥料,明年樱花更艳。”景观湖管理员换后山引来的水,说:“里面有小鲫鱼,孩子们能喂面包屑,不像别的地方湖底都是青苔。”上周园区办追思会,把逝者老照片贴在木质展架上,有抱孙子举高高的奶奶,有穿旧军装敬军礼的爷爷,家属们围在一起翻照片,有人笑:“我爸当年跟我抢电视机看《红灯记》”,有人摸照片上的毛衣:“我妈织的,针脚还那么密”,风卷着桂香裹着笑声,飘得很远。

温泉墓园区墓地价格-1

离开时夕阳把天空染成橘红,朋友站在选中的墓位前,摸着刻着父母名字的石碑——“平安”二字是她亲手写的,刻字师傅把笔画修得圆滚滚的,像小时候妈妈买的棉花糖。她指尖蹭过石碑纹路轻声说:“原来价格不是数字,是我能给他们的最后一份‘合心意’。”风里又飘来桂香,远处樱花树抖了抖枝桠,落下片带绿意的叶子,刚好落在墓前泥土里,像在应和“对啊,对啊”。

温泉墓园区墓地价格-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