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北京城的东北方向,藏着一处能让生命与自然对话的地方——中华永久陵园的树葬区。很多人寻着“树葬”这两个字来,想给亲人找一个能“扎根”的家,也想在往后的日子里,能有一处踩着落叶就能抵达的牵挂。

中华永久陵园的树葬区不是简单的“埋在树下”,而是真的把每一座墓碑融进了树林里。这里种着国槐、侧柏、银杏,还有北京常见的栾树,每棵树都有自己的“故事”——有的是家属特意选的亲人生前喜欢的树种,有的是陵园搭配的四季常青树。春有新绿冒芽,夏有浓荫遮凉,秋有金黄落叶,冬有松翠傲雪,连风穿过树叶的声音都像轻声呢喃,不是呼呼的风声,是沙沙的,像有人在耳边说“我在这儿”。

要找到这片树葬区,坐标很清晰:北京市密云区穆家峪镇前栗园村北。自驾的话,从市区走京承高速到穆家峪出口,沿101国道往北开5分钟,就能看见朱红色门柱的陵园入口——铜匾上的“中华永久陵园”透着温厚,门口的石狮子像在等着故人来。坐公共交通也方便,东直门坐980快到密云果园小区,转密云16路到前栗园村站,下车往东北走10分钟,草木香会先一步告诉你:树葬区到了。

第一次来不用怕迷路。陵园门口的接待中心有免费导览图,保安师傅会放下保温杯笑着指路:“过了小池塘,最密的那片树林就是。”树葬区的树都有编号,国槐3排5号”“银杏2排8号”,找起来像找家楼下的树。提前打客服电话,还能有人在入口等你,慢慢带你走过去——毕竟,寻地址的路,慢一点才藏着心意。

北京中华永久陵园树葬陵园地址-1

其实人们找的不是坐标,是能安放思念的“根”。中华永久陵园的树葬区没有华丽墓碑,却有最生动的四季:春天的芽是希望,夏天的荫是陪伴,秋天的叶是告别,冬天的枝是坚守。当你摸着树干上的刻字,风掀起衣角的瞬间,忽然懂了“永久”的意思——不是刻在石头上的字,是树一年年长出来的新枝,是每次来都能看见的,生命的另一种模样。

要是你也在找这样的地方,不妨往密云的树林走。那里没有喧嚣,只有树的呼吸;没有拥挤,只有泥土的温度;没有遥远,只有触手可及的思念。毕竟,最安心的地址,从来不是纸上的数字,是藏在风里的,那句“我在这儿”。

北京中华永久陵园树葬陵园地址-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