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周末我和妈妈起了个大早,装了外公爱吃的桂花糕,拎着一篮白菊往九公山赶。之前听朋友说节假日入口能排半小时队,我特意提前三天在网上约好了,到门口直接扫预约码就进,妈妈笑着说“现在科技真方便,不用像以前那样站着等”。

其实最初我也觉得“不就是祭扫吗,用得着预约?”直到陪阿姨去时见她没预约,现场填表格手抖着错了三次墓区号,急得直出汗。后来才知道,九公山作为融合长城文化的生态纪念林,每年清明、冬至甚至周末都有不少人来,网上预约不仅是限流,更是帮大家省出和亲人相处的时间——毕竟谁也不想把珍贵的祭扫时间浪费在排队填表格上。

九公山长城纪念林网上预约-1

预约流程真的很简单,我手把手教你:打开微信搜“九公山长城纪念林”官方公众号(头像有长城标志),点底部“预约服务”选“祭扫预约”。要填的信息得提前准备——你的姓名、身份证号(实名认证用),还有逝者的墓区和排号(仁德区3排12号”),别等填时翻手机找,越急越乱。接着选日期和时间段(上午8-10点、10-12点,下午2-4点),人数最多5个,提交后会收到带二维码的预约凭证,一定要截图保存!我上次没截,到门口翻聊天记录,妈妈催着“快呀后面人等着呢”,差点摔了手机。

还有几个亲测的小细节要提醒:九公山在延庆深山里,海拔八百多米,早上风特凉,哪怕四月也要给老人带薄外套——我妈没穿,站墓前打了好几个喷嚏;自驾就搜“一号停车场”,离入口最近,不然停二号得走十分钟上坡路,拎祭品真累;园区有免费电瓶车,老人走不动直接拦,司机师傅特热情;要是改时间得提前24小时在公众号改,不然算爽约,我朋友上次没改,下月想约时系统提示“有爽约记录”,麻烦得很。

那天我们待了三个多小时,妈妈摸着外公墓碑说“这桂花糕还是你爱吃的牌子”,风把她白发吹起来,我赶紧理了理。远处长城在云雾里若隐若现,松涛声像外公以前拍我后背的声音。我突然明白,预约不是麻烦,是给温柔加保障——不用站太阳下排队,不用急着填表格,不用因慌乱漏掉想说的话。

祭扫从来不是形式,是和亲人最私密的对话。九公山的美,在于长城雄浑与松林静谧的结合,让每一次祭扫都像“赴约”。提前预约,不过是让这次“赴约”更从容:慢走在松树下,慢说想说的话,让风里的松香、远处的长城,都变成对话的背景音。

下次去九公山,记得提前三天约好,装盒亲人爱吃的点心,带件薄外套,慢一点,再慢一点。那些重要的时刻,值得我们多花点心思,少点慌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