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北京,提到选陵园这件事,不少家庭都会聊到天寿陵园——坐落在昌平区的天寿山麓,背靠太行余脉,前临京密引水渠,连风里都带着松涛的味道,环境是出了名的清幽。但最近常有人问:“这么有名的陵园,到底是不是合法的经营性公墓啊?”其实这个问题,得先弄清楚“合法经营性公墓”的核心标准,再一步步对照天寿陵园的情况看。
合法经营性公墓的第一步,是得有“官方出生证”——也就是民政部门颁发的《经营性公墓许可证》。天寿陵园的这个证,来得一点都不含糊:1997年,它经北京市民政局正式批准成立,是北京市早期一批拿到这个证的陵园之一,许可证编号是京墓1997001号。要知道,那会儿审批经营性公墓有多严?得符合城市总体规划,得通过土地部门的用途审核,得过环保部门的环境评估,还得征求林业部门的意见——能拿到这个证,本身就是“身份合法”的铁证。而且这么多年过去,天寿陵园的资质每年都在接受北京市民政局的年审,从来没有因为违规被暂停过运营,这些信息在北京市民政局的官方网站上都能查到公示,不用怕“查无实据”。

“经营性”不是“卖墓就行”,而是得按照规范来运营。天寿陵园的运营,最让人放心的就是“透明”:客户一进门,工作人员会主动递上资质文件,不会躲躲闪闪;选墓的时候,每一款墓型的价格、材质、使用年限都写在公示板上,没有“这个加钱、那个另算”的隐形消费;签订合同的时候,会一条一条解释清楚——墓位使用年限是20年一续(这是国家规定),维护费是用来做绿化、安保和设施维修的,甚至连后期想迁墓该找哪个部门、需要什么材料,都写得明明白白。我有个亲戚去年在那买了墓,说办理手续的时候,工作人员还特意提醒:“要是觉得流程有问题,可以打民政局的监管电话,我们不怕查。”这种底气,不是随便哪个陵园都有的。
还有一点很重要:合法的经营性公墓,得经得起“时间和用户的考验”。天寿陵园运营二十多年,服务过的家庭超过十万户,你去问那些办过手续的人,很少有说“手续不清”“服务违规”的——反而常能听到“工作人员态度好”“墓区管理得干净”的评价。而且它还拿过不少“有分量”的奖,全国殡葬行业先进单位”“北京市示范性公墓”,这些奖不是靠“关系”拿的,得经过严格的考核:资质合规是基础,服务质量、客户满意度、环保达标都是硬指标。去年北京市民政局搞“公墓规范化检查”,天寿陵园还得了“优秀”评级,这就是官方对它“合法经营”的认可。
其实说到底,大家关心“天寿陵园是不是合法经营性公墓”,本质上是关心“花的钱是不是放心”“亲人的安息地是不是有保障”。而天寿陵园给出的答案,就在每一份公开的资质里,每一次透明的服务中,每一位用户的反馈里。选陵园是大事,谨慎点没错,但只要多查、多问,就能找到放心的选择——而天寿陵园,显然已经用二十多年的时间,把“合法”两个字,刻进了自己的每一步运营里。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