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京的秋总带着点温柔的沉郁,当二环里的银杏叶刚飘起第一片黄,位于昌平的佛山陵园早已浸在深浅不一的绿里——不是盛夏的浓艳,是经过春生夏长后的温润,像极了记忆里外婆晒过的棉被,带着阳光的余温。很多人第一次找佛山陵园的地址
佛山陵园的具体位置在昌平区阳坊镇后白虎涧村北,沿着温南路往西北走,过了白虎涧森林公园的蓝色指示牌,再转进一条铺满槐树影的小路,就能看见陵园入口那棵挂着红绳的老槐树。其实不用刻意记路名,沿途的细节会帮你认路:路过卖鲜桃的果园时,昌平桃的甜香会飘进车窗(每年6月到8月,这里的桃能甜到粘手指);看见几家飘着炖菜香的农家院,就说明快到了—— locals 都知道,阳坊的涮羊肉和炖柴鸡是一绝,有时候来祭拜的人会提前订一份,祭拜完去吃口热乎的,像给思念加了件暖外套。
为什么佛山陵园会选在这个位置?早在上世纪90年代建园时,设计师就看中了这里的“藏风聚气”。北靠驻跸山,那是明清皇帝打猎时歇脚的地方,山形平缓,像张开的手臂;南临京密引水渠,水流不急不缓,像给陵园围了条温柔的丝带;左边是白虎涧的生态林,右边是万亩果园,春天有桃花落进松林,秋天有梨香飘进碑间。对北京人来说,“背靠山”是心里的踏实——就像小时候靠在爸爸肩膀上的感觉;“面朝水”是对往生的祝福——希望离开的人能像水流一样,去到更温柔的地方。更实在的是交通:从海淀区开车过来40分钟,从朝阳区走京藏高速转温南路,1小时也能到;公交的话,坐330路到阳坊北站,再打个车10分钟,不用让思念在路上绕弯。
第一次去的话,有些小事要提醒你:周末上午可能会堵,尤其是清明、冬至,建议早半小时出发;陵园门口的免费停车位有限,实在没位置就停旁边农家院,老板不会要你钱;陵园里的鲜花摊别错过,非洲菊是附近花农种的,花瓣上还带着晨露,百合的香气能飘半条路,10块钱一束,比市区花店的新鲜;如果是冬天去,记得带个暖宝宝,陵园里的风有点凉,但晒着太阳的时候,又会觉得暖——就像记忆里那个人的手,冷的时候凉,热的时候又暖。

其实说到底,地址从来不是一串冰冷的路名。它是温南路上的槐树影,是农家院的炖菜香,是花摊老板递过来的那束非洲菊,是你站在碑前时,风穿过松林的声音。北京很大,大到每天有无数人擦肩而过,但佛山陵园的地址很小,小到刚好装下每一份没说出口的“我想你”。当你顺着那条铺满槐树影的小路往里走,当你看见陵园门口那棵挂着红绳的老槐树,你就会明白:原来所谓的“找到地址”,不过是让想念有个地方可去,让牵挂有个地方可安。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