秋天的清晨,我攥着外婆织的藏青毛线手套坐3路公交往温泉村去。公交穿过绕城高速桥洞时,窗外稻田翻着金浪——去年此时外婆还坐在阳台藤椅上,指着日历说“再过十天,墓园门口的桂树该开了”,我随口应着“等周末”,可周末未至,她就走了。

公交报站“温泉村口”时,风里先飘来桂香。下了车,青石板路缝隙里的三叶草凝着晨露,像外婆戴过的珍珠耳环。卖豆浆的阿婆擦着围裙笑:“找墓园吧?往前两百米看石牌坊,刻着‘温泉墓园’。”我捧着热豆浆往前走,指尖的凉意散成外婆煮的小米粥的甜。

转过青灰色石牌坊,墓园大门敞着,门口桂树比去年高了半头,枝桠伸到门楣上,桂花瓣落得满地都是。牌坊左侧石碑刻着地址:温泉路178号。烫金的字被雨洗得淡了,像外婆写的毛笔字——歪歪扭扭,却暖得人心慌。阿婆说从前这路叫“温汤路”,山脚下有眼温泉,外婆年轻时总背着竹篓去洗衣服,后来改叫温泉路,是要记住老日子里的暖。

便利店老板举着野菊花喊我:“后山摘的,新鲜。”我接过花,青草香混着菊香,像外婆的菜园子。他用旧报纸包好,指了指小路:“第三排第五个碑,去年你也是找这个位置。”顺着松针铺成的软路走,到碑前放下花,摸了摸刻着外婆名字的石头——风里忽然飘来淡淡的硫磺味,是温泉的气息,像外婆泡的姜茶,像她蹲在温泉边洗袜子时溅在我脸上的水珠。

温泉墓园墓地地址-1

其实找地址从不是难事。坐3路公交到温泉村口,两百米外的石牌坊是醒目的标记;自驾走绕城高速转温泉路,沿途棕红色指示牌会引着方向,停车场就在牌坊右侧,能停三十多辆车。要是忘了买花,村口便利店的野菊花总在,老板会用旧报纸包好,像替你藏着一份没说出口的想念。

风卷着桂香扑过来时,我缩了缩脖子,想起外婆说“温泉的风不冷,裹着山的暖与人的念”。远处山雾升起来,裹着松涛,裹着温泉味,裹着我手里的毛线手套。原来地址从不是冰冷的坐标——它是3路公交的报站声,是石牌坊上的常春藤,是桂树落进衣领的香,是所有没说出口的“我想你”,拧成一根线,把我和外婆的温度,紧紧连在一起。

我蹲下来,把桂花瓣放在碑前,轻声说:“外婆,桂花开了。”风里传来温泉的轻响,像她的笑,像她织毛线的“咔嚓”声,像所有迟到的思念,终于顺着地址找到归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