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周陪邻居张阿姨去八达岭陵园看她先生,秋日的山风裹着松针的香气,沿着五区的石板路走上去,每一排墓碑都映着暖融融的阳光。张阿姨摸着碑上泛着光的照片叹气:“去年续的存放期快到了,我琢磨着再续一年,可又不知道现在得多少钱,也怕流程麻烦。”其实像张阿姨这样的家属不少——面对“续存放”这件事,最关心的永远是“多少钱”“怎么弄”,还有“会不会误了时间”。
先说说八达岭陵园五区的情况吧。作为园区里人气颇高的区域,五区坐落在园区北侧,背靠黛色青山,前方能望见远处长城的轮廓,连片的松柏把每一排墓穴都护在绿荫里。园区的石板路擦得发亮,每隔几步就有石凳,方便家属歇脚——这样的环境,也难怪很多人把亲人的“家”安在这里。而续存放的费用,其实和墓穴类型直接相关:客服给出的2023年参考价里,单穴续存一年大概在1500-2500元,双穴则是2000-3000元。之所以有区间,是因为五区里不同位置的墓穴(比如靠近景观带或更安静的角落)、墓穴面积略有差异,再加上陵园每年会根据运营成本微调价格,所以具体数字一定要以办理时的最新通知为准。
再说续存的流程,其实没想象中复杂。陵园建议提前1-2周联系——可以打官方电话咨询,也能直接去园区的客服中心问。需要带的资料就三样:办证人的身份证、墓穴所有权证(就是当初买墓穴时给的红本子)、上一次的续存缴费凭证。要是年纪大了不方便跑,现在也能线上办理:先加陵园的微信公众号,按提示上传资料照片,客服审核通过后,直接用微信缴费就行,缴费成功会发电子凭证,不用再跑一趟。张阿姨听我说完,赶紧掏出手机记:“我儿子不在身边,线上办刚好适合我。”
还有几个要注意的细节。比如逾期的问题——要是超过续存期3个月还没办,会产生一点点滞纳金(大概是续存费的1%每个月),不过陵园一般会提前一个月发短信、打电话提醒,怕的就是家属忘了。张阿姨就说,去年她换了手机号,还是陵园的工作人员特意上门找的她,才没误了时间。要是墓穴是夫妻合葬,后续想把另一方接过来,续存的时候可以一起问清楚流程,省得以后再跑。

其实最让人暖心的,是陵园工作人员的态度。那天我们去客服中心,接待的姑娘笑着给张阿姨倒了杯温水,说:“阿姨,您要是记不住流程,到时候直接来找我,我帮您弄。”临走的时候,还递了一张便民卡,上面写着续存的常见问题和联系电话。张阿姨攥着卡说:“其实我不是怕花钱,是怕把他的‘家’弄丢了。”可不是嘛?续存哪里是缴一笔费用?是给亲人的“家”再续一年的温暖,是坐在碑前说“我又来看你了”时,心里的踏实。
离开的时候,夕阳把五区的松柏染成了金色,张阿姨站在碑前,把刚买的菊花轻轻放在石台上。风里飘来松针的香气,像极了她先生生前种的松树。其实关于续存的问题,答案从来都不是冷冰冰的数字——是一份牵挂,是一份安心,是“我还记得你”的执念。如果您也有续存的打算,不妨提前打个电话问问,把资料准备好,剩下的,就是去和亲人说一句:“我帮你续了一年,明年,我再来。”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