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晨的风裹着槐花香钻进衣领,我抱着刚扎好的白菊站在崇文门地铁站A口外。树荫下已经聚了五六个人,有人攥着折叠好的纸钱,有人扶着戴老花镜的老人,大家的目光都锁在路口——那辆蓝白相间的班车正缓缓开过来,车身上“万佛华侨陵园”的红字在阳光下很显眼。这是我第三次坐这辆车,每次陪妈妈去祭扫,它都是最省心的选择。
说到这辆班车,最让人安心的是它的“固定感”——固定的发车点就在崇文门地铁站A口外,对市区居民来说不算难找;固定的日常班次是每天两班,早8点整和午12点整。从这里出发,沿着京藏高速往昌平方向开,全程大概1小时20分钟。我算过时间,比自驾还省点事儿——不用找停车场,陵园的车位一到节假日就满,而班车能直接停在入口的专用区域,下来就能进大门,省了拎着花束找车位的麻烦。
但要是赶上清明、冬至这样的祭扫高峰,班车会“灵活起来”。比如去年清明前两周,我提前查公众号发现,班次从早上6点就开始了,每半小时一班,直到上午10点,整整加了5班。那天我和妈妈坐7点半的车,车上坐满了人,有人捧着带露的白菊,有人拿着刚打印的照片,大家都很安静,只有司机师傅偶尔提醒“前面有弯道,扶好扶手”。师傅说,高峰时段加派班车,就是怕大家等太久——去陵园的人,心里都急着见“那个人”。
坐班车还有个小窍门:一定要提前预约。现在通过“万佛华侨陵园”微信公众号就能报名,提前一天选好班次,现场出示预约码上车。我有次没预约,抱着侥幸心理去现场,结果早8点的班车位满了,只能等12点的,妈妈站在太阳下念叨“早知道提前弄了”。后来师傅告诉我,预约不仅是留位置,也是方便调整班次——某天人多,就多派一辆车,避免大家挤着。

那天从陵园出来,我们坐下午2点的回程车。妈妈靠在座椅上,摸着菊花梗说:“你爸以前最喜欢坐这辆车,说司机师傅开得稳,还能看路边的山。”风从车窗缝里钻进来,吹起她的白发,我赶紧关小窗户。师傅从后视镜里瞥了一眼,笑着说:“阿姨,别吹着风,还有20分钟到崇文门。”车上有人递来一杯温水,妈妈接过说“谢谢”,车厢里飘起淡淡的温暖。
其实对我们来说,班车不只是交通工具。它是崇文门地铁站外的蓝白身影,是师傅提前10分钟核对人数的声音,是车上安静氛围里彼此理解的眼神。去万佛华侨陵园的路不算近,但有了这辆班车,连思念都变得顺了些。
要是你打算去,记得提前查好班次——见面”的事,从来都值得好好规划。

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