沿着昌金路往东北穿过王辛庄镇,就能看到归山陵园的入口——两排高大的油松像卫士一样立在柏油路两侧,风一吹,松针沙沙响,倒比市区里的陵园多了几分山林的静气。作为平谷区老牌的经营性公墓,归山陵园的价格一直是周边居民关心的话题,毕竟选一块“身后安身地”,既要合心意,也要算得清账。
先说说基础价格的构成。归山陵园的墓型主要分两类:普通立碑墓和艺术定制墓。普通双穴立碑墓是最常见的选择,面积大概0.8-1.2平方米,材质多为花岗岩或汉白玉,参考价格在8-12万之间——这个价格里包含了墓位使用费、碑石成本和基础绿化(比如墓前的万年青盆栽)。单穴墓会便宜些,大概少3-4万,但选的人不多,毕竟大多是夫妻合葬的需求。

如果想要更有个性化的墓型,艺术墓的价格就会往上走。比如用天然石材雕成书本形状的“文墨墓”,或者融入家族徽章元素的定制碑,价格大概在15-25万不等。去年有位客户要求把父母生前种的月季做成浮雕刻在碑上,加上石材选了少见的米黄石,最终花了近20万。不过艺术墓的好处是能留下更多生活痕迹,不少子女觉得“这才像爸妈的样子”。
除了墓型本身,还有几个容易忽略的“隐性费用”。比如刻字费——普通的宋体刻字是免费的,但如果要手写体或者烫金,每字得加50-100块;再比如安葬服务费,虽然园区免费提供基础的安葬仪式,但如果要请司仪或者布置鲜花,大概得花1-2千。墓位的位置也会影响价格:靠近主路或者景观区(比如园区中央的放生池旁)的墓位,要比角落的贵1-3万,毕竟谁都想让亲人“住”在更亮堂的地方。
其实选墓的时候,价格从来不是唯一的考量。归山陵园最让人安心的是管理——园区有24小时安保,每年清明会免费发放菊花,雨季还会主动检查墓位有没有渗水。去年我陪邻居张阿姨去选墓,她本来纠结价格,结果走到半山腰的一个墓位前,指着远处说:“你看那片桃林,我和老周结婚时就在这儿摘过桃。”最终她选了那个略贵的位置,说“钱花了能赚,可这份念想买不到”。

说到底,归山陵园的价格从来不是冷冰冰的数字——它背后是对生命的尊重,是子女想给父母的最后一份“体面”。如果近期打算去看墓,不妨先打个电话问清楚最新价格(毕竟石材成本每年都会涨一点),再实地走走——看看松树下的风,看看放生池里的鱼,或许你会发现,比价格更重要的,是这个地方能不能装下你们的回忆。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