朝阳区的东五环外,有一片被苍松翠柏裹着的静谧之地——朝阳外侨公墓。不同于市区的车水马龙,这里的风都慢下来,吹过松枝的声音像轻声呢喃,连鸟叫都带着点小心,仿佛怕惊扰了那些沉睡的记忆。最近总有人问我:“这地方还能买墓吗?价格贵不贵?”今天就和大家聊聊这个藏在松树林里的“问题”。
说到“有没有墓可买”,我特意去公墓管理处问了问。工作人员说,传统的立碑墓早就卖得差不多了——毕竟是运营了几十年的老公墓,位置好、环境静,早年间就很受欢迎。不过别着急,还剩少量生态墓型在售,比如树葬、花坛葬这类。树葬是把骨灰埋在树下,以后每到春天,树发芽、长叶,像故人陪着你一起走过四季;花坛葬是把骨灰撒在花坛里,旁边种上月季或者菊花,花开的时候,连缅怀都带着点温柔。要是你对“立碑”没那么执着,这类生态墓倒挺合适的,既节约土地,又保留了思念的仪式感。

至于价格,没有统一的标准答案。我打听到的生态墓价格区间大概是几万到十几万。比如靠公墓外围的树葬位,几万块就能拿下;要是靠近中心绿化带的花坛葬,可能要十几万。价格差异主要看三个事儿:一是墓型,生态墓本来就比传统立碑墓便宜;二是位置,越靠近公墓核心区域,比如水池、凉亭旁边,价格自然越高;三是配套,比如有没有专属的纪念牌、每年的绿植养护服务,这些都会算在价格里。对了,要是想知道具体价格,最好自己去现场问——毕竟每批墓位的位置、配套都不一样,价格也会有点波动。

买墓前还有几点要提醒大家。首先得提前预约,公墓不接受临时访客,不然白跑一趟;其次要带好身份证、亲属关系证明这些手续,管理处要登记;最后要是拿不定主意,可以让工作人员带你逛一圈,看看实际的墓位什么样,再决定买不买。其实我觉得,选朝阳外侨公墓的人,大多是看上了这儿的“静”——没有商业化的吵闹,没有夸张的装饰,连风都带着松枝的香气,像在说“放心吧,这儿很安全”。
有时候我会想,买墓到底是买什么?不是买一块石头,不是买一个位置,是买一个能安心放“思念”的地方。朝阳外侨公墓的好,就好在它的“不刻意”——没有鲜艳的广告牌,没有大声的推销,只是安安静静地站在松树林里,等着每一个想把思念“安顿”下来的人。剩下的墓位不多,但每一个都藏着松树林的温柔,等着某个人说:“就这儿吧,我想让他(她)住在松树林里。”
说到底,思念从来都是“一对一”的——你选的不是墓,是和故人“一起”的方式。朝阳外侨公墓的松树林还在,风还在,那些没说完的话、没做完的梦,都能在这儿找到归处。要是你也在找这样一个地方,不妨去松树林里走一走,说不定就能找到那个“对的位置”——毕竟,最好的思念,我来了,你也在”。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