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周陪邻居张阿姨去凤凰山陵园看她老伴,她攥着皱巴巴的旧照片问我“是不是还在那棵歪脖子松底下?”我点头,想起第一次来这里的情形——三年前帮朋友找爷爷的墓碑,跟着导航绕了三条小路,直到看见那棵枝桠斜伸的古松,才终于确定:哦,就是这儿。
凤凰山陵园的地址写在地图上很清楚:XX市XX区凤凰山路19号。可真要找过来,更像在找一段藏在岁月里的记忆。从市区沿XX大道往西南开,过了凤凰公园的石牌坊,行道树从梧桐换成马尾松,风里的味道从尾气变成松针的清苦。再转进青石板支路,桂树渐多,等闻到若有若无的桂香,朱红色正门就出现了——门楣刻着鎏金大字,门旁三百年古松的枝桠,果然像张阿姨说的那样斜伸着,像在等谁回家。
其实找这里并不难,公交32路、57路直达终点站,下车走两步就是正门;自驾导航“凤凰山陵园正门”,园区有免费停车场。第一次来我问工作人员“为什么选这?”他指背后的山:“你看,凤凰山主峰像太师椅,陵园坐怀里,前面有溪谷绕着,是藏风聚气的好地方。”后来我发现,这里的“好”更在细节——缓坡路适合老人走,每排墓碑间种桂树,夏天遮阴秋天飘香,卫生间有扶手还放免费饮用水。张阿姨说,老伴生前爱喝桂花茶,每年中秋她都带新茶来,放在碑前。
常有年轻人来问地址,有的帮父母找“身后事”,有的祭扫祖辈。上周遇到个小伙子,捧着向日葵问“凤凰山路19号在哪?”我指正门,他跑过去对桂树下的墓碑说:“妈,就是你说的有桂香的地方。”原来他妈妈生前要葬在有桂树的地方,翻遍陵园才找到这儿。还有对老夫妻互相搀扶着找,老爷爷说:“当年我们在凤凰山松树下谈恋爱,现在要葬一起,算再续前缘。”
离开时张阿姨摸着古松说“下次自己来”,夕阳把她的影子和松影叠在一起。其实凤凰山陵园的地址从不是冰冷坐标,它是古松的纹路、桂香的浓度、风里的“我来了”——是所有思念都能到达的地方。我们找的从来不是地址,是能安放牵挂的角落,那里有松涛、桂香、亲人的温度,还有没说出口的“我想你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