秋天的风裹着银杏叶飘进阳台时,我正陪母亲翻老照片——照片里的外公坐在归山陵园的石凳上,身后是一片松柏林,阳光穿过枝叶洒在他膝头的紫砂壶上。母亲突然说:“该去看看外公的墓位了,也顺便问问现在的价格,万一以后要给外婆准备……”

这句话像一把钥匙,打开了我对“归山”的记忆闸门。第一次去归山是外公去世那年,我们跟着陵园的免费接送车往上走,司机师傅一边拧动方向盘一边念叨:“这山上的松树都是三十年前种的,现在都有碗口粗了,夏天遮凉,冬天挡风。”车窗外的风景从市区的高楼变成了连绵的青山,过了锦绣川水库不远,就能看到入口处的青石刻牌坊——“归山”两个字刻得温厚,像极了老济南巷口卖糖瓜的老爷爷的脸。

说到墓位价格,其实不是一张冰冷的价目表能概括的。那天跟着陵园的顾问小周逛的时候,她蹲在一棵桃树下跟我们解释:“您看,这排靠近池塘的墓位,能看到春天的桃花和夏天的荷叶,价格会比后排高个两万左右;但如果选那边的树葬区,一棵侧柏底下埋着骨灰盒,碑是嵌在树池里的,价格才一万多,既环保又省钱。”她伸手摸了摸身边的花岗岩立碑:“这种传统墓用的是福建的芝麻白石材,雕工是咱们济南本地的老石匠做的,龙凤花纹刻得特别细,价格大概在八万到十五万之间;要是预算有限,选那种简洁的平板碑,去掉复杂的雕花,能省三万块。”

小周的话让我想起邻居张阿姨的经历。她去年给老伴选墓位时,一开始盯着最贵的景观区不放,直到小周带她去了生态葬区——一棵小银杏树下,碑上刻着“陪你看每一场秋天的风”。张阿姨突然红了眼睛:“我家老头生前最爱的就是银杏,当年我们在大明湖边上拍婚纱照,他举着银杏叶往我头发上插。”那天她当场定了那个墓位,价格才两万八,比景观区便宜了一半,但她说:“这不是钱的事儿,是这儿能让他‘活’在我熟悉的风景里。”

归山陵园园陵园公墓价格查询-1

其实查询归山陵园的价格,最靠谱的方式从来不是刷二手平台或找中介。小周反复跟我们强调:“您直接打陵园的电话(0531-8280XXXX),或者上官网填个咨询单,我们会把最新的价格表发给您;要是想实地看看,提前一天预约,我们免费接您过来,一对一讲解,绝对没有隐藏费用。”她指了指不远处的服务中心:“上周有个客户被中介骗了三千块‘介绍费’,后来找我们帮忙追回来的——您记住,归山从来不用中介,所有价格都是明码标价的。”

昨天陪母亲再去归山时,我们坐在外公的墓位前,母亲把外婆种的茉莉花放在石台上。风里飘着松脂的香气,远处有工作人员在给草坪浇水,水珠在阳光下闪着碎金似的光。母亲摸了摸墓碑上外公的名字:“当年选这儿的时候,就觉得这儿的风像外公的手,温温的。现在问价格,不是嫌贵,是想给外婆找个能跟外公‘做邻居’的地方。”

归山陵园园陵园公墓价格查询-2

旁边路过的保洁阿姨停下来,笑着说:“您放心,这儿的草我们每周都剪,花每季都换,冬天会给松树裹草绳,夏天会给墓位撑遮阳伞。”她指了指不远处的凉亭:“那是今年刚建的,以后您来歇脚,有茶喝,有椅子坐。”母亲看着凉亭上的红灯笼,轻声说:“这样就好,这样就好。”

离开的时候,夕阳把归山的影子拉得很长,山脚下的锦绣川水库泛着金光。母亲握着我的手说:“其实选墓位不是选商品,是选一个能常来‘看看’的地方——就像小时候外公接我放学,站在巷口的老槐树下等我,我远远地喊一声‘外公’,他就笑着挥挥手。现在归山就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