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晨的通惠河沿着朝阳区高碑店乡缓缓流过,河岸边的通惠陵园隐在松柏间,晨雾里偶尔能听见几声鸟叫,常有市民抱着花束,沿着石板路慢慢走进去。最近好多人问我——去通惠陵园要预约吗?这个问题没那么简单,得结合时间、情况慢慢说。

首先得明确,通惠陵园确实有预约制度,但不是“一刀切”。平时工作日,比如周一到周五的上午10点前、下午2点后,园区里人不多,直接带着身份证过去就行,门口的工作人员会登记一下信息,但不用提前预约。可要是赶上清明、冬至这种传统祭扫高峰,或者周末的上午9点到11点——这时候陵园里全是来祭扫的人,车位都要抢——那就必须提前预约了,不然很可能进不去。我去年清明没预约就去了,结果在门口等了半小时,看着里面的人挤来挤去,后悔得不行。

北京通惠陵园要预约吗-1

预约的方式很接地气,不用找什么复杂的平台。最方便的是微信公众号“北京通惠陵园”,打开后点底部的“祭扫服务”,再选“预约登记”,填好姓名、身份证号、联系方式,选好日期和时间段就行——步骤跟点外卖差不多,几分钟就能搞定。要是家里老人不会用智能手机,直接带身份证去陵园门口的“便民服务中心”,穿红马甲的工作人员会帮着填表格;或者打咨询电话010-8575xxxx,跟客服说一声,他们会帮着登记。对了,每个预约最多能带3个人,毕竟陵园要控制瞬时人流量,要是一群人挤过去,不仅不安全,也破坏了祭扫的安静氛围。

还有些小细节要注意。预约了之后,最好在选定的时间段内到,比如你约了周六上午9点到10点,最晚10点半得进园,不然系统会自动取消,得重新排号——我邻居阿姨上次晚了40分钟,就只能再等半小时。要是临时有事去不了,记得提前1天取消预约,在公众号里点“我的预约”就能操作,给别人腾个名额,也算积份德。要是遇到特殊情况,比如家里有急事需要马上过去,没预约也别慌,跟门口的工作人员说明情况,他们会帮忙协调——毕竟陵园的规则是为了方便人,不是为难人。

其实好多人问“要不要预约”,说到底是怕麻烦。但去过通惠陵园的人都知道,预约反而让祭扫更省心。上周我陪妈妈去,提前约了周五下午2点,到的时候车位正好有空位,沿着松柏路走过去,没遇到几个人。妈妈把白菊放在外婆墓前,摸了摸墓碑上的照片,轻声说“妈,我带了您爱吃的桃酥”,风把桃酥的香气吹起来,飘进松柏丛里。要是没预约,说不定我们得挤在周末的人群里,连说话的地方都没有。

通惠陵园的工作人员说,他们设预约制度,不是为了限制人,是为了让每个人都能有“好好告别”的机会。毕竟来这里的人,心里都装着牵挂——有的是刚工作的年轻人,抽周末来看看去世的爸爸;有的是白发老人,拄着拐杖来跟老伴说说话;还有的是邻居,替不在北京的朋友给故去的阿姨送束花。这些牵挂都该被认真对待,而预约,就是这份认真的开始。

现在再去通惠陵园,我都会提前一天预约。不是因为怕麻烦,是因为想让跟外婆说话的时间,再从容一点。风穿过松柏的时候,我好像能听见外婆说“慢慢来,不急”——是啊,慢慢来,连预约都是爱的一部分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