沿着京通快速往东,过了双桥收费站,路边的法桐叶刚染成浅黄,风一吹就飘得满街都是——再往前开两百米,就能看见朝阳陵园的石牌坊了。牌坊上的字是二十年前一位老书法家写的,笔锋里带着股温厚劲儿,像邻居家爱泡茉莉花茶的老爷爷,笑着说“来了?

第一次知道朝阳陵园要预约,是去年清明陪妈妈去看外婆。那天早上七点半就到了,门口已经排了二十多个人,保安师傅举着小喇叭喊:“没预约的先扫二维码登记啊,今天人多,得慢慢来。”妈妈站在队伍里叹气:“早知道前一天约就好了,外婆最嫌等了。”后来跟工作人员聊,才明白预约不是“找麻烦”——陵园里的墓区大多在坡上,人多了容易挤着;还有些老人腿脚不好,提前约好时间,能避开高峰,少走冤枉路。

要说预约的方法,最方便的还是微信公众号。打开“北京朝阳陵园”,菜单栏里点“预约服务”,选“墓地祭扫预约”或者“安葬仪式预约”——要是帮家里老人操办,记得先问清楚墓位编号,填的时候别错了。我上周陪邻居张阿姨弄这个,她戴着老花镜翻手机,手指抖着点不对按钮,刚好路过的工作人员凑过来:“阿姨,我帮您,您说墓号是多少?”末了还提醒:“您约的明天上午十点,记得带身份证,门口要查。”要是不会用手机,也能打预约电话:010-65762345,接线的姑娘声音软乎乎的,会把时间、人数都记清楚,再重复一遍给你听。

预约好之后,还有些细节要留意。比如最好提前十分钟到,门口的查验岗要刷预约码和身份证,慢点儿没关系,工作人员不会催;陵园里不让带鞭炮、香烛,要是想送点什么,带束白菊或者外婆爱喝的茉莉花茶就行——去年我带了罐外婆生前常喝的茶,放在墓前,风把茶叶罐的标签吹起来,像她以前翻书的样子。还有,陵园的西角有个“忆园”小花园,里面种着月季和冬青,逛累了可以坐石凳上歇会儿,旁边的音箱里飘着古筝曲,不会让人觉得闷。

北京朝阳陵园墓地预约-1

上回遇到个小伙子,抱着个大纸箱站在预约台旁边,工作人员问他“预约了吗?”他挠挠头:“我想给爷爷选个墓位,不知道要提前约不。”工作人员笑着说:“选墓也得约,不过不用急,你先跟我去接待室,我给你拿户型图——爷爷以前喜欢养花吧?我给你推荐靠小花园的位置,能晒着太阳。”那一刻突然觉得,预约不是一道冰冷的手续,更像给思念做了个温柔的“铺垫”:你提前把时间、心意都攒好,等真正站在墓前的时候,就能安安心心跟逝者说说话,不用慌慌张张赶时间,不用挤在人群里皱眉头。

昨天路过陵园,看见门口的电子屏上写着“今日预约已满”,风里飘着桂花香——原来连桂树都知道,每一场相遇都要好好准备。其实对于失去的人来说,我们能做的最体面的事,就是把每一次探望都变成“有备而来”:提前约好时间,带一束新鲜的花,穿一双舒服的鞋,然后慢慢走,慢慢说,像以前陪他们逛菜市场那样,把日子过成细水长流的模样。

朝阳陵园的黄昏特别美,夕阳把青石板路染成金红色,风里有松针的味道。我站在石牌坊下往回看,看见几个预约好的人正往里走,怀里抱着花,影子拉得长长的——他们的脚步很慢,却很稳,像带着满满的心意,要去赴一场不会迟到的约会。

北京朝阳陵园墓地预约-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