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明那天,我陪朋友去天堂公墓扫祭。刚进大门,就听见旁边两个阿姨凑在一起嘀咕:“你问了没?这墓多少钱啊?”“我刚才问了个工作人员,说不一样的位置价格差好多。”看着她们皱着眉的样子,我忽然觉得,天堂公墓多少钱”的问题,其实是每个人面对“身后事”时最实在的疑惑——既要让亲人有个体面的归处,又不想让钱包太吃紧。
要弄清楚天堂公墓的价格,得先掰扯明白影响价格的几个关键因素。第一个就是位置,跟买房子的逻辑一模一样:离大门近、能看见中心湖、采光好的“黄金区域”,福瑞区”,土地成本高,价格自然上去了,大概在16万到22万之间;而往墓区深处走,静思区”,虽然离主干道远点儿,但环境更清幽,价格就亲切多了,大概8万到12万。我朋友去年买的就是“静思区”的墓,她说:“反正平时来祭扫,多走两步没关系,关键是这里树多,风吹过来沙沙响,像亲人在跟我说话。”
第二个影响价格的是墓型,这也是差距最大的地方。传统立碑里,最常见的花岗岩碑分三六九等:雕着龙凤呈祥的“孝德碑”,材质好、工艺细,大概要14万到18万;而简单款的“平安碑”,没有复杂花纹,只要10万到13万。至于生态葬,那可真是“性价比天花板”——树葬是把骨灰埋在松树下,立个小铜牌刻名字,大概3万到5万;花坛葬更省,把骨灰和着花肥埋进花坛,春天能开出满坛的花,才2万到4万。我有个同事去年给父母选了树葬,她说:“爸妈生前就喜欢在阳台种绿萝,现在他们变成了树的一部分,每年来这儿看树发芽,比看冰冷的石头亲切多了。”
还有个容易被忽略的因素是服务。去年帮亲戚打听的时候,工作人员特意提醒:“有些墓型包含终身维护,比如每年清明前帮你擦墓碑、剪草;还有的能代祭扫——你不在本地的话,我们拍视频给你看。”这些服务加在价格里,大概比基础款贵1万到2万。亲戚想了想还是选了带服务的:“反正我平时要上班,有工作人员帮忙打理,放心多了。”
说到这儿,可能有人要问:“那天堂公墓到底怎么选最划算?”其实答案特简单——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。预算有限就选生态葬,环保又省钱;看重仪式感就选中等价位的传统立碑,10万到15万的,环境和服务都不差;想选家族墓的话,大概20万以上,但能把几代人聚在一起,也算一种“团圆”。
离开的时候,朋友蹲在墓碑前,把白菊轻轻放在碑前。风掀起她的衣角,旁边的柳树抽着新芽。她抬头跟我说:“当时选这儿,就是觉得环境好,价格也在预算内。其实说到底,不是墓有多贵,是我们想给亲人最后一份安心。”我看着远处的墓区,松柏苍翠,鲜花簇簇,忽然明白:天堂公墓的价格从来不是“一刀切”的数字,它藏在每一寸土地的温度里,藏在每一座墓型的心意里,藏在每一次祭扫的牵挂里。我们关心价格,不过是想在“思念”和“现实”之间找个平衡——而这个平衡,从来都在自己心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