想找北京八达岭陵园的人,大多带着两种心情——要么是为长辈选一处合心意的长眠地,要么是想在祭扫时少走点冤枉路。其实这处陵园的位置不算偏,只是需要抓准几个关键线索。它坐落在延庆区八达岭镇的军都山脚下,背靠着层叠的青山,前面能望见舒缓的谷地,恰好符合中国人“背山面水”的传统观念。如果用导航的话,直接搜“北京八达岭陵园”就能定位,但要是想记个大概方向,记住它紧挨着京藏高速(G6)的八达岭出口,从市区出发走高速大概1个半小时车程,离八达岭长城景区也就3公里左右——顺着长城脚下的路往西北方向再开几分钟,就能看见陵园的入口。
说到怎么去,自驾是最方便的选择。从市区出发上京藏高速,到“八达岭长城”出口下,接着走原110国道往张家口方向,大概2公里处会看到“八达岭陵园”的蓝色路牌,右转进去就是。要是不想开车,公交也能到:先坐地铁2号线到积水潭站,从A口出来往西北走几百米,找到880路公交车(延庆方向),坐到大浮坨站下车,再打个车或者步行1公里左右就能到。提醒一句,公交的末班车大概是下午6点,要是祭扫得晚,最好提前查好返程时间。陵园门口有免费停车场,旺季(清明、冬至)可能会有点挤,早去半小时能省不少找车位的时间。
其实除了位置,很多人也关心陵园的环境——毕竟选长眠地,环境是很重要的考量。八达岭陵园背靠军都山的缓坡,山上全是几十年的松柏,一进大门就能闻到松针的清香。陵园的布局很讲究,沿着山势慢慢往上走,各区的墓碑错落有致,不会显得拥挤。不少人喜欢这里的“生态感”:有专门的树葬区,墓碑藏在松柏之间,只立一块小小的石牌;还有花坛葬,用鲜花代替传统墓碑,更符合年轻人的环保理念。偶尔能看到一些名人的墓,比如某位老艺术家的墓前常年摆着鲜花,看得出来后人照料得很用心。
最后想说点祭扫的小提醒。八达岭陵园的开放时间是早8点到晚5点,旺季(清明前两周到清明当天)会延长到晚上6点,但建议早去——不是怕关门,是怕堵车。陵园里禁止烧纸,要是想寄托哀思,可以带一束白菊或者百合,门口的便利店也有卖。要是实在来不了,陵园还有“鲜花代祭”的服务,提前打个电话就能帮你把鲜花放在墓前,拍张照片发过来。对了,要是第一次去,最好提前查好亲人的墓区编号,陵园的导览图就在入口处,或者问门口的工作人员,他们都会耐心指给你。
其实找八达岭陵园的过程,也是慢慢理清心意的过程——比起“地址在哪”,更重要的是“这里是不是符合心里的期待”。当你站在陵园门口,望着满山的松柏和远处的长城,或许会忽然明白:所谓“安土重迁”,不过是想让牵挂的人,在一个能看见山、闻得到风的地方,好好歇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