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晨的风裹着桂香钻进窗户时,我正对着相框里奶奶的笑发呆。去年秋天她走的时候,攥着我的手说:“要找个能看见树、听见鸟叫的地方。”朋友提西静园公墓时,我正抱着手机翻攻略——怕流程复杂,怕找不到合心意的位置,更怕一腔思念落不到实处。

第一次去西静园是个雾天,车刚进园区,两排银杏树顺着小路铺成金黄的帘,露珠挂在叶尖,像奶奶当年缝给我的布娃娃眼睛。工作人员小周领着我走,轻声说:“好多客户都是先在线上预约,选好大致区域再过来确认,省得大热天跑冤枉路。”我抬头看入口公告栏,“官方网站预约指南”的二维码下面画着棵抽芽的小树苗,倒不像公墓的宣传,倒像小区门口阿姨贴的便民通知,透着股热乎气。

回家试着打开西静园的官网,页面素得像园区里的草地,没有花里胡哨的弹窗,“预约祭扫/选墓”的按钮就摆在首页正中间。点进去是个清清爽爽的表单:姓名、联系方式、想预约的日期,还有一栏“关于亲人的小需求”——喜欢阳光”“想靠近松树”。我想起奶奶总坐在阳台藤椅上晒上午的太阳,就认认真真写了“要能晒到早阳”。提交没五分钟,手机“叮”的一声,短信来了:“您的预约已确认,为您预留3号松林区域,届时会有专人引导。”末尾还附了个蓝色的导航链接,连园区里的停车场位置都标得明明白白。

西静园公墓墓地网站预约-1

周末再去西静园,小周已经等在门口,手里攥着杯温水:“我看你备注了要早阳,特意留了3-12号位置,那边的松树长得密,夏天不晒人,冬天的太阳刚好能落进那块区域。”跟着她走过去,果然看见那片草皮刚被修剪过,边缘还摆着两盆小小的白菊花——是工作人员提前摆好的。小周说:“线上预约的客户,我们都会提前一天把对应区域的卫生打扫干净,再检查一遍周边的设施,这样你们来的时候,就能安安静静和亲人‘说说话’了。”

旁边有位穿藏青色外套的阿姨正举着手机和客服视频,声音里带着点着急:“姑娘,我刚才把日期填错了,这可咋整啊?”客服的声音从手机里传出来,温温柔柔的:“阿姨您别慌,您点一下右上角的‘我的预约’,找到刚才的订单就能修改,我一步步教您哈。”没一会儿,阿姨就笑着放下手机,冲身边的女儿说:“好了好了,改过来了,下周三咱们来。”小周凑过去和阿姨打招呼:“王姨,您上次说要找靠近樱花树的位置,我帮您留意着呢,下周来就能看。”阿姨笑着拍她的手:“还是你们贴心,我家姑娘说线上预约方便,我还怕我学不会。”

其实我一开始也担心过线上预约的安全——毕竟填的都是个人信息。小周看出我的犹豫,掏出手机翻开官网的“安全认证”页面:“我们这网站是民政局备案的,所有信息都加密存储,绝对不会泄露。要是您还不放心,预约之后可以打官方电话核实,号码就在短信里呢。”我低头看手机,短信末尾果然有一串蓝色的电话号码,备注着“西静园24小时客服”。

离开西静园的时候,风里的桂香更浓了。我站在奶奶未来的位置前,摸了摸身边的松树,叶子沙沙作响,像奶奶当年拍我后背的声音。手机里的预约短信还躺在收件箱里,上面的文字平平淡淡,却像颗小太阳:“西静园愿为您的思念搭一座桥,让每一份心意都有处安放。”

原来所谓的“预约”,从来都不是什么冰冷的流程。它是提前晒暖的那片阳光,是刚修剪过的草皮,是客服姑娘慢半拍的语速,是工作人员摆好的小菊花,是把“想给亲人最好的”这份心意,揉进每一个能触碰的细节里——不用你在盛夏的太阳下跑断腿,不用你在陌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