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京的西山脚下,温泉路往深处走,有片被松柏围起来的墓园——温泉墓园。不少老北京提起这儿,都点头说“踏实”:不是因为名字里有“温泉”,是这儿的树长得密,风穿过侧柏枝桠时,像有人在轻轻拍肩膀;秋天银杏叶落满步道,踩上去软软的,像踩在老家胡同口的槐树下。最近总有朋友问,想给老人选这儿当安息地,价格到底多少?今天就把我跑了三趟问来的实在话,跟大家掰扯清楚。
温泉墓园的价格,本质上是“选墓型”的价格——就像买房子,一室一厅和大平层肯定不一样。最常见的传统立碑墓,是大多数家属的首选:材质用福建花岗岩的话,碑身刻简单的云纹或竹节,占地1.2平米左右,价格8万起;要是选汉白玉立碑,石材更润,刻字能凹进去填金粉,摸上去有温凉的质感,价格就得12万往上走。再说说年轻人爱选的生态墓,最近推的“树葬”特别火——把骨灰埋在松树下,只立个指甲盖大的铜牌刻名字,连碑都省了,价格才3万多;“花葬”更有诗意,墓边种着二月兰和波斯菊,春天开花时像铺了层紫雪,价格5万左右。至于艺术墓,就是定制款了:有的家属把老人的书法刻在碑上,有的做了个小雕塑像老人生前养的猫,价格没个准儿,20万、30万都有,全看细节有多“私人”。
为啥价格差这么多?我特意问了墓园的销售大姐,她跟我掰着手指头数:第一是“位置”——墓园里有个叫“静池”的小池塘,池边的坡地向阳,能晒到上午的太阳,价格比边角位置贵3万;北坡的墓因为光照足,比南坡的贵2万,家属说“老人怕冷,得选能晒着的地儿”。第二是“材质”——花岗岩硬,耐风吹雨打,但颜色深;汉白玉软,能刻出更细的花纹,比如老人喜欢的梅枝,但怕酸雨,得定期擦,所以贵。第三是“服务”——要是要免费刻10个字以上,得加500块;要是要墓园每年清明帮着摆花、擦碑,一年得加1500块,这些细节加起来,价格自然就上去了。
其实选墓最该在意的,不是“贵不贵”,是“值不值”。我给大家提几个实用建议:预算有限的话,优先选生态墓,不仅便宜,还符合现在的环保理念,上次遇到个95后姑娘,说“我爷爷生前总跟我讲‘别浪费土地’,选树葬正好圆他的心愿”;要是非选立碑,记得跟销售砍砍价——比如问“有没有老客户介绍的优惠”“今天定能不能送一年养护”,大姐说其实墓园每月都有1-2个优惠名额,就看你会不会问;最关键的是,一定要查正规手续!温泉墓园是海淀区民政局批的“合法经营性墓园”,有《公墓经营许可证》,别信那些“内部渠道”的低价墓,不然最后没法办《骨灰安放证》,钱花了还落个“没户口”,哭都没地儿哭。
最后想说,逛温泉墓园的时候,别着急买单。选个晴天,带着老人的照片,沿着步道慢慢走——看哪棵树的影子像他生前坐的藤椅,看哪片花的颜色像他喜欢的衬衫,说不定你会突然停下,指着某块地说“爸,这儿行”。其实选墓从来不是选“贵的”,是选“让自己安心的”。温泉墓园的价格虽然有高有低,但胜在透明,环境也让人踏实——毕竟这是给故人最后一个“家”,得挑个能让你想起他时,心里暖乎乎的地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