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晨的风裹着桂香钻进衣领时,我正攥着外婆的旧围巾站在公交站,手机屏亮着万安公墓的导航——这是外婆去世后的第一个重阳节,我攒了半年的话想跟她说,可临出门前突然慌了:要不要先预约?毕竟之前听说清明祭扫要排很长队,万一没预约不让进怎么办?

抱着试试的心态翻出公墓咨询电话,接电话的阿姨声音像春末的风:“姑娘,平时不用预约的。周一到周五人少,直接来就行;周末人会多一点,但也不用预约。就是清明、冬至、春节这种高峰时段,得提前三天在公众号上预约,不然进不来。”她补充说要是想选清净时段,提前看预约情况也挺好,避免扎堆。我悬着的心放下一半——重阳节不是高峰,应该没问题。

去万安公墓需要预约吗吗-1

挂了电话我翻公众号试填预约信息,界面很简洁:点“祭扫预约”,填姓名、身份证号、联系电话,选日期和时间段(每两小时一段),勾选遵守规定就完成。每个预约最多三人,小孩不用身份证但需跟大人。填的时候想起外婆教我包粽子的样子,她笑着说“慢慢来”,现在倒像跟她商量:“外婆,我选上午十点,那会太阳照得到你墓碑前的月季,你肯定喜欢。”

周六带着桂花糕和月季去了。门口保安看了眼预约码(其实没预约也能进,但我提前填了试试),笑着指方向:“直走第三个路口左转,老槐树底下就是,去年你挂了红丝带。”进去后风裹着桂香,老槐树影子盖在墓碑上,我摆好东西坐下来聊天:“外婆,我换了新工作,楼下糖藕没你做的甜;你种的多肉发新芽了,下次拍照片给你看。”旁边叔叔擦着老伴墓碑,轻声说“老婆子,今天带了结婚时的丝巾”,整个公墓安安静静,只有风穿树叶的声音。

离开时碰到浇花的阿姨,她笑着问“见到外婆了?”我点头说“她喜欢桂花糕”。阿姨擦手解释:“平时不用预约是怕麻烦大家,高峰预约是怕挤着——说到底都是为了心意能顺顺利利。”风又吹过来,我摸了摸外婆的旧围巾,突然懂了:要不要预约不重要,重要的是能带着心意坐下来,跟逝者说说话。而万安公墓的温柔,就是让这份心意能安安静静抵达。

返程公交上,手机弹出公众号消息:“本周六祭扫无需预约,请错峰前往。”我笑着回复“下次带糖藕来”。风裹着桂香钻进车窗,仿佛听见外婆说“乖囡,慢点儿”。是啊,心意从来不急,那些关于预约的疑问,不过是想让这份心意更圆满一点而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