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海的春天总伴着些湿凉的风,清明前后走在街头,总能看见提着凉糕、菊花的人,朝着城郊的墓园方向去。静安墓园作为沪上老牌的经营性墓园,这些年常被问起——如意区的价格到底多少?其实要讲清楚这个问题,得先聊聊如意区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地方。
如意区在静安墓园的西北角,是园区里偏安静的一块。沿着入口的香樟大道往里走,转过一座刻着“如意”二字的石牌坊,就能看见成片的麦冬草铺成的地被,两边的广玉兰树都有七八年树龄,春末开起花来像堆着满树的白玉。区里的布局是“巷弄式”的,每条步行道都铺着青石板,道边每隔几步就有石凳,凳面刻着松鹤、梅兰的纹样。最妙的是西北角有个小池塘,池边种着几棵垂柳,夏天有蜻蜓点水,秋天落些银杏叶,连风都比别处轻些。这样的环境不是随便铺点草皮就能成的——园区里的绿化团队每天会修剪枯枝,池塘的水每半个月换一次,连青石板的缝隙都见不到杂草,这份“养出来”的质感,是如意区最直观的价值。
至于大家最关心的价格,如意区的墓型主要分两类——传统立碑和艺术墓。传统立碑的话,单人墓的价格大概在8万到12万之间,双人墓在15万到20万不等。艺术墓的样式更多,比如有些家庭选的是“书型碑”,用汉白玉刻成翻开的书本模样,价格会比传统立碑高一些,大概在18万到25万之间。价格的差异主要来自几个方面:一是材质——同样是立碑,花岗岩的价格比大理石稳定,汉白玉因为质地更细腻,价格会贵上两成;二是位置——如意区里靠近池塘或者广玉兰树的位置,因为视野好、安静,价格会比中间区域高10%-15%;三是尺寸——单人墓的标准宽度是0.8米,要是需要加宽到1米,得加个1-2万。
其实很多家庭问价格的时候,更在意的是“花这些钱值不值”。如意区的价格里,藏着不少“看不见的成本”:比如20年的管理费,包含了园区的绿化维护、安保巡逻、墓碑清洁;比如免费的“一对一陪购服务”——从选位置到确认墓型,都会有工作人员陪着,不会让家属对着一堆图纸犯难;还有安葬当天的“净穴”服务,工作人员会提前把墓穴打扫干净,铺一层金箔纸,摆上花瓣,让整个过程更有仪式感。更重要的是透明——所有价格都明码标在园区的展示牌上,没有“额外加费”的情况,比如刻字、贴照片这些服务,都是包含在总价里的,不会中途“坐地起价”。
说到底,选墓园从来不是“买一块地”那么简单,是给逝者找一个能安心“住”的地方,给生者留一个能常来坐坐的角落。如意区的价格,对应的是一份“看得见的安心”——是每年清明去的时候,还能看见那棵广玉兰开着花,是池塘里的水还是清的,是工作人员会笑着跟你打个招呼,说“又来看阿姨啦”。比起“便宜”,这样的“长久陪伴”,才是最实在的价值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