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明前的风裹着松针的香气钻进衣领,张阿姨攥着老伴生前戴的老花镜,站在长青园的石牌坊下——她身后跟着女儿小夏,手里捧着刚打印好的“骨灰林团购攻略”。“上回老周的儿子说,他们家订的时候凑了6个人,省了小一万。”张阿姨揉了揉眼角,“我就想给老陈找个有松树的地方,价格能担得起就行。”像这样的对话,最近在长青园的咨询处每天要上演七八回——当“身后事”从“忌讳”变成“认真算计的体面”,团购成了很多家庭的选择。
长青园坐落在海淀区西山脚下,背靠阳台山,前有京密引水渠流过,园子里的油松栽了快三十年,枝桠密得能挡下夏天的热。作为北京为数不多的“生态骨灰林”,它不像传统公墓那样立着密密麻麻的墓碑,而是把骨灰埋在松树下,立一块巴掌大的青石牌,刻上名字和生辰——这种“树葬+骨灰林”的形式,既保留了“入土为安”的传统,又少了些沉重感。也正因为这样,最近两年找过来的家属越来越多,有人牵头凑团购,一来二去,园区索性把“团购咨询”做成了固定服务。
想查长青园骨灰林的团购价格,其实不算复杂,但要找对渠道。最直接的是去现场——园区入口左侧的“客户服务中心”有专门的团购咨询台,接待的王姐是老员工,会把“松柏区”“玉兰区”“枫林区”的单价、团购人数要求、优惠幅度一笔一笔写在纸上。比如松柏区的单穴位原价38000元,5人成团能打9折,10人以上再减1000元;玉兰区因为挨着水渠,单价稍高,要42000元,但团购能免3年的管理费(每年800元)。要是没时间去现场,也能在线查:长青园的官网首页有个“团购专享”入口,点进去填姓名和电话,第二天会有客服打过来讲细节;公众号更方便,直接发“团购+区域+联系方式”,两小时内就能收到回复。小夏就是前几天在公众号留言的,客服不仅发了价格表,还附了松柏区的实景照片——照片里的松树刚抽新芽,树下的青石牌上刻着“先夫赵成,1949-2022”,字是烫金的,在阳光下泛着温温的光。
但团购也不是“凑够人就能订”,有些细节得提前问清楚。比如成团的“有效人数”是指“不同家庭”,不能是同一户的多个人;比如优惠只针对“穴位费”,刻字费(每字20元)和骨灰盒寄存费(每月50元)不包含在内;再比如合同里要写清楚“管理费的涨幅上限”——去年有个团没注意这点,今年管理费涨了15%,家属们找过来,虽然园区给补了折扣,但还是添了麻烦。还有最重要的资质:一定要看园区的《公墓经营许可证》和《国有土地使用证》,长青园的证就挂在服务中心的墙上,红章盖得清清楚楚——“要是连证都没有,再便宜也不能选。”王姐总跟客户说这句话。
上周刚完成团购的李建国叔叔,是个直性子:“我跟兄弟姐妹们商量,凑了8个人,订了松柏区的8个穴位。本来单买要38000元一个,团购后每个33200元,8个人总共省了38400元——够给老母亲买个好点的骨灰盒了。”他指着园子里的松树说:“你看那棵最粗的,是我选的位置,老母亲生前爱听戏,我打算明年清明的时候,带个小音箱过来,放她最爱的《锁麟囊》。”风掠过松枝,传来细碎的响声,像有人在轻声应和。
其实张阿姨和李叔叔的心思,本质上是一样的:他们不是要“贪便宜”,而是想在能力范围内,给亲人找个“能常来看看”的地方。长青园的团购从来不是“低价促销”,而是把“一群人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