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北京,选一块能安放亲人的墓地,从来不是简单的“买块地”——要考虑离市区多远,周末能不能顺道去看看;要在意园区的环境,是不是有树有水,不至于太冷清;更要算清楚兜里的钱,哪些是该花的,哪些是能省的。朝阳陵园作为东五环边上的老牌陵园,刚好卡在“近”和“静”之间,它的价钱,也藏着不少普通家庭的考量。

朝阳陵园的位置有多方便?从东四环开车过去,走京通快速转通顺路,也就20多分钟;要是坐公交,418路直达园区门口。园子里的环境是真的用心——温榆河的支流从边上绕过去,夏天能听见蛙鸣;北边的浅山不算高,但站在墓区往上看,能看见成片的松柏,像层绿纱罩着。我上周陪邻居张阿姨去看墓,她站在河边的墓位前说:“这儿能听见河水声,跟我老家的院子似的。”就是这样的“方便”和“像家”,让朝阳陵园的价钱比远郊的陵园贵了一截——远郊有的陵园基础墓只要5-6万,但来回要开1个多小时,对于上了年纪的人来说,实在折腾。

朝阳陵园的墓价,其实是“一分环境一分价”。最基础的传统立碑墓,在园区的西北角,靠近后勤区,面积大概0.8平方米,碑是青石板做的,刻着简单的花纹,价位在8万左右;要是往中间走,到了“松涛区”,这里的树都有十几年了,枝桠盖过墓顶,墓位的价位就到了10-12万;再往河边的“水韵区”,墓位挨着河栏,能看见河里的荷花,价位直接跳到15-18万。还有艺术墓,比如去年新推出的“兰香系列”,碑是汉白玉雕的玉兰花,底座是花岗岩的,面积1.2平方米,价位要25万——张阿姨问销售:“这贵在哪儿?”销售说:“汉白玉是从河北曲阳运过来的,雕工是老艺人做的,光雕刻就花了半个月。”除了位置和材料,朝向也影响价钱——朝南的墓位比朝西的贵12%左右,因为北京的冬天风大,朝南的能晒到更多太阳,不至于太凉。

朝阳陵园墓地的价钱-1

其实选墓的时候,除了墓价,还有几笔钱得算进去。比如管理费,北京规定墓地管理费一次性交20年,大概是墓价的5%-10%——比如8万的墓,管理费是4000-8000元;15万的墓,就是7500-15000元。张阿姨一开始没算这个,后来销售提醒她,她赶紧掏出手机记下来:“20年后续交,到时候我儿子应该能帮我办。”还有刻字和烤瓷照片的费用——刻字是每个字80元,要是想刻两句诗句,松间明月照,泉下故人安”,10个字就是800元;烤瓷照片是把亲人的照片烧在瓷板上,要500元,张阿姨说:“得把我老伴的照片弄上去,他生前最在意这个。”还有安葬仪式的费用,要是想让园区提供鲜花圈和司仪,大概1500元,要是自己带鲜花,就省了这笔钱。

说到底,朝阳陵园的价钱,藏着的是“方便”和“安心”的成本。有的家庭觉得,多花几万块,换个周末能常去的地方,值;有的觉得,选个环境像老家的墓位,让亲人不孤单,值。其实选墓不是比谁花的钱多,是比谁花的钱“对”——对朝阳陵园来说,它的价钱刚好接住了那些想离亲人近一点、想让亲人住得舒服一点的家庭的需求。就像张阿姨最后定的那个河边墓位,她说:“我每个周末都能来,带杯他爱喝的茉莉花茶,坐在河边跟他说说话,这钱花得踏实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