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明的风里刚飘起几丝槐香,北京城里的老人们就开始翻找压在抽屉底的祭扫清单——要带的菊花得是清晨摘的,要烧的纸得叠成方方正正的金元宝,还有最重要的,九公山长城纪念林的预约得赶早。毕竟去年楼下王阿姨晚了两天,结果只能选到下午3点的场次,赶上风大,烧纸时灰渣子飘得满袖子都是,今年她早在3月10号就定了闹钟,说"这次得抢个上午的太阳"。

今年九公山的清明预约从3月15日就开了口,一直到4月10日结束,每天8点到17点都是"窗口期"。我帮妈妈约的时候,公众号里的场次表还亮着不少绿色的"可预约"标记,想起去年这时候,不到一周上午场就全满了——工作人员说,早开预约是怕大家慌,毕竟山上的路窄,挤着不安全。昨天遇到小区门口卖煎饼的大姐,她擦着手上的面说:"我给老家的爸妈约了18号上午10点的场,那会太阳刚爬过长城,照在墓碑上暖得很,爸妈肯定喜欢。"

预约的路子其实不复杂,微信里搜"九公山长城纪念林"公众号就行,点进"清明预约"菜单,填身份证号、祭扫人数、场次,再传个健康码截图——用邻居张大爷的话说,"比我孙女教我玩消消乐还简单"。要是不会用手机的,直接打纪念林的电话010-89609999,接线员姑娘会一笔一笔记下来,末了还会提醒"大爷,您选的是上午9点场,记得早半小时来,门口有免费停车引导"。上周帮楼上李奶奶预约时,她攥着我的手说:"这公众号真贴心,连山上有没有卫生间都写得明明白白,比我儿子想得还周到。"

预约背后的"小规矩"也藏着温度:每场最多让进5个人,毕竟山上的石阶窄,挤着容易碰着;易燃的香烛纸钱不能带,纪念林里有免费的环保烧纸,是用淀粉做的,烧的时候没有黑烟,工作人员还会帮着找避风处;带小孩的得看好,山上有不少松树丛,别让孩子爬树摔着——去年有个小朋友追蝴蝶摔了膝盖,工作人员立刻拿来碘伏和创可贴,比妈妈还快。还有啊,纪念林门口有免费的菊花,是早上刚从花市运过来的,鲜得能闻见露水味,要是忘了买,拿两枝也没关系。

九公山长城纪念林清明预约时间-1

上周末跟着妈妈去九公山踩点,山头上的长城像条银灰色的带子,风一吹,松涛声裹着菊花香飘过来。妈妈把菊花放在外婆的墓碑前,说:"妈,我约了上午的场,太阳正好,您看看这花,比去年的还鲜。"旁边的阿姨在给老伴烧纸,嘴里念叨着:"我按你说的,早早就约了,没让你等。"风把烧纸的灰吹起来,飘得很慢很慢,像在回应着什么。

其实清明的预约从来不是冷冰冰的"时间限制",是让想念有处安放的"温柔提醒"。早一点定闹钟,不过是想给心里的牵挂留一场暖太阳;填信息时的仔细,不过是想让和亲人的对话,多些从容少些慌乱。今年的清明,不妨早两天打开公众号,约一场上午的阳光,带着最鲜的菊花,去和那边的人说说话——毕竟,有些话,要趁太阳暖的时候说,才听得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