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走在街头,总能看到提着菊花的人,风里飘着淡淡的桂香,才想起又到了一年中适合祭扫的日子。后台有不少朋友发消息问:“现在去金山陵园还用预约吗?会不会跟之前一样要抢名额?”其实我上周三刚陪外婆去给外公扫了墓,今天就把亲身体验和问到的细节攒成篇,给打算去的朋友当个参考。

先说大家最关心的“要不要预约”——得看日子。要是清明、冬至这种祭扫高峰期,那肯定得提前约,我去年清明没当回事,早上8点就去了,结果门口排了长队,工作人员说“今天名额满了”,只能转天再去,悔得我直拍大腿。但要是平时(比如工作日或者非高峰周末),真不用预约,直接去就行。我上周三下午2点到的,门口没怎么排队,扫了健康码,跟工作人员说“没预约”,人家指了指旁边的小桌子:“填个姓名和身份证号就行。”我蹲在那写的时候,旁边有个阿姨凑过来问:“姑娘,我临时来的,能进不?”工作人员笑着说:“能,填了表就进,不用慌。”

金山陵园现在去用预约吗-1

再说说现场的小细节,帮大家避避坑。第一,不管约没约,身份证一定要带,小孩不用但得跟着大人;第二,健康码还是要扫的,绿码才能进,要是手机没电了,门口有个“应急扫码机”,输身份证号也能查;第三,陵园里不让烧纸钱、放鞭炮,只能带鲜花或者水果,要是没准备,门口有卖菊花的,10块钱一束,花骨朵挺饱满的,比外面贵个两块钱,但省得你再跑一趟;第四,停车的话,平时停车场有空位,周末建议早来,比如上午9点前,不然得停到旁边的临时车位,得走个5分钟才能到入口,不过有工作人员引导,不用怕找不到。

还有件事挺暖的——入口处有几个穿红马甲的志愿者,我看有个老爷爷拿着手机半天没弄明白预约流程,志愿者蹲在台阶上,手把手帮他点公众号,选“个人预约”,填姓名、电话,还帮他拍了张确认短信的照片,说:“爷爷,您明天来的时候,直接给我看这张照片就行,我帮您找位置。”老爷爷攥着手机笑:“我家孙子教我好几次都没学会,还是你们有耐心。”要是你不想现场去,或者实在抽不出时间,公众号上还有“云祭扫”功能,能线上献花、写留言、点蜡烛,我妈现在每天早上起来,都要打开公众号给外公的纪念馆浇杯水,写两句“今天做了你爱吃的红烧肉”,说“跟以前在家烧香差不多,还不用怕把窗帘烧着”。

其实说到底,去金山陵园不过是想跟想念的人说说话,聊两句最近的日子——我升职了”“孙子上小学了”“家里的猫又胖了”。不管是提前预约好准时到,还是临时起意填个表进去,只要心里有牵挂,怎么去都是一样的。要是你打算最近去,高峰提前约,平时直接来”,带好身份证和健康码,就能顺顺利利的。

最后想跟大家说:要是去的时候遇到什么问题,别慌,找穿制服的工作人员或者志愿者,他们都挺热心的。毕竟,陵园从来不是“冰冷的地方”,是藏着很多温暖回忆的地方,而那些细节,都是为了让这份回忆,更顺当一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