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年清明前后,京郊的八达岭陵园总是飘着淡淡的松针香——很多北京人会选在这个时候去看望故去的亲人。最近有朋友问我,现在去八达岭陵园还用不用预约啊?毕竟之前疫情的时候要求严,现在政策变了,心里没底。正好我上周刚去过,索性把知道的情况捋一捋,给同样有疑问的人做个参考。
其实现在去八达岭陵园,大部分日常时段是不需要提前预约的。我上周三上午九点多到的,直接开车进了园区门口的匝道,门口的工作人员戴着蓝口罩,只抬头问了句“是来祭扫的吧”,接着让我在登记簿上写了身份证号和联系电话,就抬杆放行了。整个过程不到一分钟,比疫情期间的扫码登记简单多了。但有个例外要记牢:节假日或祭扫高峰,比如清明、冬至前后的周末,一定要提前预约。我去年清明前的周六犯了懒,没预约就开车去,结果到门口被工作人员拦住,说当天预约已满,只能去临时登记点补约,折腾了快半小时才进去,看着身边排着长队的人,后悔得不行。
要是赶上需要预约的情况,方法其实特别简单。最方便的是用手机预约:关注“北京八达岭陵园”的官方公众号,点击底部菜单栏“服务中心”里的“祭扫预约”,填好姓名、身份证号、祭扫日期和联系电话,提交后立刻能收到一条带预约码的短信,到时候出示给门口工作人员看就行。怕麻烦的话也能打电话,陵园的咨询电话是010-69121334,提前一天打过去,客服会帮你核对信息,确认预约成功后,会把预约码发到你手机上。我妈不会用手机,上次就是我帮她打的电话,客服特意提醒“阿姨年纪大,到时候直接报手机号就行”,特别贴心。
除了预约,还有几个小细节能让你的祭扫更顺利。首先是交通:陵园的停车场只有两百来个车位,高峰时早上八点就满了,建议要么早到(七点前),要么坐公共交通——919路公交到八达岭长城站,转陵园的免费接驳车,十分钟就到,比开车省了找车位的时间。其次是祭扫用品:陵园里禁止烧纸、放鞭炮,只能用鲜花或绢花,门口的便民服务点有卖本地菊花,十块钱一束,花茎上还带着晨露,比市区花店的新鲜。还有,要是带老人或小孩,一定要带个折叠小凳子——陵园里的台阶多,老人爬不动,小孩跑累了,找个树荫下坐会儿,比蹲着舒服多了。
最后想说,其实不管要不要预约,去陵园的初衷都是为了寄托思念。我上周站在亲人的墓碑前,摸着碑上刻的名字,想起小时候他带我去爬长城的样子,风里飘来松针的香气,突然觉得心里特别静。门口的工作人员递来一杯温水,笑着说“歇会儿再走”,连风都变得软乎乎的。要是你还有啥不确定的,比如最近有没有新的预约要求,直接打陵园的电话问,比瞎猜管用——毕竟政策会根据情况调整,问清楚了再去,才能安安心心和亲人“唠唠家常”。
说到底,去八达岭陵园的流程真的不复杂:平时直接去,高峰提前约,带好心意,注意细节,就够了。思念从来不是形式,是你站在那里,心里装着的那些没说出口的话,是风里飘来的松针香,是工作人员递来的那杯温水——这些,才是最珍贵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