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京的秋末总飘着松针的淡香,不少人踩着落叶往八达岭方向走——不是去看长城的城砖,是赴一场和亲人的“约会”。在八达岭长城脚下,有片藏在松树林里的公墓,名字很实在,叫“八达岭人民公墓”,却装着许多家庭的想念。
很多人第一次问起它的位置,都会说“是不是在长城边上?”没错,它就坐落在延庆区八达岭镇西拨子村旁,离八达岭长城景区只有两公里。具体点说,从京藏高速(G6)“八达岭长城”出口下高速,再往北走两公里,路东侧那排爬着常春藤的灰色围墙就是了,大门上的铜牌子写着“八达岭人民公墓”,字体是手写的,带着点温温的质感。要是导航不太准,问路边卖糖葫芦的大爷,他们都会笑着指方向:“顺着道往上走,见着松树林就到。”
找对位置,怎么过去才是关键。自驾的话,市区出发走京藏高速,一个半小时左右到“八达岭长城”出口,跟着导航“八达岭人民公墓”行驶,停车场就在大门右侧,旺季也有位置。坐公交的话,德胜门公交站坐919路快车到“西拨子站”,下车后步行15分钟——路过一个卖水果的小摊,再拐个弯就是大门。要是嫌累,小摊旁的电动三轮车五块钱就能拉过去。怕麻烦的话,公墓有便民接驳车,提前一天打客服电话预约,第二天在西拨子站等着就行,免费的。
除了地址和交通,大家更在意“这里是不是舒服”。公墓背靠长城余脉,山上松树长得密,风一吹沙沙响,像有人轻声说话。前面是村里的农田,春天桃花满坡,秋天玉米挂秆,连墓碑上的青苔都带着烟火气。门口服务中心的红马甲阿姨总笑着递热水:“先喝口热的,找不着位置我带你去。”她手里的手绘导览图标得细,哪排墓碑、哪棵树下有凉凳都写了。冬天风大,服务中心有免费棉手套,忘了带就拿一副,手就不冻了。
清明时最热闹,临时公交专线从德胜门直接开过来,车上的人拎着菊花、二锅头,聊着“爸爱喝的酒”“妈想吃的桃”。大门外的小桌子上,阿姨叠着纸莲花,五块钱一束:“烧的时候不飘灰,干净。”风把纸角吹起来,像在和路人打招呼。
其实找八达岭人民公墓的地址,从来不是找一个坐标,是找一条“回家的路”。顺着松针香、顺着农田的方向、顺着想念走,就能找到藏在长城脚下的“家”——它不在地图上的点,在每一个“想再看看你”的脚步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