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周陪妈妈去天山陵园扫墓,碰到住在楼下的张阿姨坐在台阶上抹眼泪。一问才知道,她去年花三万块在陵园边上买了块“小产权墓地”——村民说那是村集体的自留地,比正规公墓便宜一半,想着能给孩子省点钱,就咬牙买了。结果今年春天村主任找上门,说那片地要划成村里的文化广场,要么赶紧迁走,要么找卖地的村民退钱。可卖地的老王早去外地打工了,电话都打不通,张阿姨握着那张皱巴巴的“手写收据”,急得直跺脚:“我连个凭证都没有,这钱是不是打了水漂?

其实天山陵园周边的“小产权墓地”乱象,我听殡葬行业的朋友提过不止一次。很多人盯着“便宜”两个字——正规经营性公墓一平米要五六万,小产权墓地只要几千块,想着“能省一点是一点”,可根本没琢磨过“小产权”背后的风险。说到底,这些打着“村集体”“永久使用权”旗号的墓地,大多是“违规产物”:根据《殡葬管理条例》,能对外销售的经营性公墓必须拿省级民政部门的批文,用的是国有土地;农村公益性公墓只能供本村村民使用,连外村人都不能卖。那些卖给城市人的“小产权墓地”,要么是村民私自拆分集体土地,要么是开发商违规圈地,连个正规的《公墓经营许可证》都没有,你买了之后,连个合法的产权证明都没有,出了问题只能自认倒霉。

更让人糟心的是,小产权墓地的“麻烦”从来不是一次性的。去年有个客户找我咨询,说他在天山陵园北边买了块小产权墓地,刚把父亲的骨灰埋进去半年,就被村民拦在路口不让进:“这是我们村的地,外村人凭什么用?”闹到派出所,民警翻了翻他手里的“买卖协议”,说“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只能归本村村民,你这协议本身就不合法,我们没法帮你”。还有个更离谱的例子:有位老人临终前特意跟孩子说“就埋在天山脚下那小块地”,结果孩子去下葬时,发现那块地已经被卖给另一个家庭了——两个家庭拿着各自的“收据”吵架,最后还是只能各自把骨灰抱回殡仪馆,连个说理的地方都没有。

天山陵园墓地小产权-1

我还见过因为“规划”闹纠纷的。前年天山陵园东边的一片小产权墓地,突然被划入了城市绿化带范围,开发商要拆迁。买了墓地的人找卖地的村民要补偿,村民说“我卖的是地的使用权,规划的事我管不着”;找开发商要说法,开发商说“你不是合法的土地使用权人,我们只跟村集体谈”。最后几十户人家凑钱找律师,律师说“你们的交易本身就违规,法律不保护”——折腾了大半年,还是只能自己承担损失,有的人家没办法,只能把骨灰迁到远郊的正规公墓,额外又花了几万块。

天山陵园墓地小产权-2

咱们普通人买墓地,图的就是个“稳当”——让老人走得安心,自己心里踏实。所以选墓地的时候,一定要把“合法”放在第一位。首先得看“两证”:有没有《国有土地使用证》和《公墓经营许可证》,这两个证是正规公墓的“身份证”,缺一不可;其次可以去民政部门的官网查备案——省级民政部门的网站上,能查到所有合法经营性公墓的名单;最后别信“永久使用权”的鬼话,根据规定,公墓的使用期限一般是20年,到期要续费,哪有什么“永久”?那些拍着胸脯说“永远属于你”的,要么是不懂法,要么是故意骗你。

张阿姨后来跟我说,她现在悔得肠子都青了:“早知道多花点钱买正规公墓,也不至于让老伴的骨灰来回折腾。”其实对老人来说,“安稳”比“便宜”重要一百倍——你花几万块买个正规墓地,至少能保证老人在那边“住”得踏实,不会被人赶、不会被拆迁;可你贪便宜买了小产权,万一出点事,连老人的安宁都保不住。说到底,买墓地不是买衣服,贵点没关系,关键是要“合法”“靠谱”——这才是对老人最好的孝顺。

SEO