说起北京周边的陵园,灵山宝塔陵园总是被很多人提及——不是因为它的名字有多特别,而是那片被燕山余脉环抱着的土地,像极了老辈人嘴里“背靠山、面朝水”的福址。从市区开车过去大概40分钟,过了燕郊沿潮白河堤岸走一段,红墙灰瓦的大门上挂着铜铃,风一吹就响,倒比别的公墓多了几分烟火气。
走进陵园最先闻到侧柏的清苦气,步道两侧的国槐遮着阴凉,青石板缝里冒三叶草,远处潮白河像银带绕过去,连鸟鸣都比市区轻。护林师傅说这里原是老林场,五十年的国槐都留着,很多老人摸着树干感叹:“这树比我岁数还大。”
最受普通家庭欢迎的是“福安园”经济型墓位,面积0.8-1平方米,价格3-5万元。位置在陵园中下部,虽不在核心景观区,但排间距宽不拥挤,离公共祭扫区近——那里有免费烧纸炉、供桌和直饮水,老人腿脚不好也方便。上周见一对小夫妻选这儿,姑娘蹲地上量间距,小伙子问“冬天冷吗”,销售笑着指北边的山:“有山挡风,比市区高两度,你看那排侧柏,冬天都不落叶。”姑娘点头:“爸生前最怕冷,这里好。”
再往上是“祥和园”舒适型,面积1.2-1.5平方米,价格6-10万元。这儿能看潮白河远景,墓前有小花坛,陵园帮忙种月季或冬青——春天粉花绽放,冬天绿意盎然,比经济型多了“家”的味道。有位阿姨选这儿给老伴儿:“他生前爱钓鱼,能看见河肯定高兴。”师傅埋花苗时,阿姨蹲旁边扶着:“这月季是他最爱的品种,去年我俩还一起种呢。”
想更有纪念意义选“御景园”精品定制,面积1.8-2.5平方米,价格15万元起。有的刻老人手书——老教师的“教书育人”、喜欢下棋的老人墓前摆石棋盘,连墓围石材都能选:青灰花岗岩像老人的旧沙发,米黄大理石是他爱喝的小米粥颜色。设计师跟着家属需求调整,出来的墓位一看就“像自家老人的地方”。
其实选墓不用追贵,关键是“合心意”。爱安静的选离步道远的,树密风声轻;子孙常来的选离停车场近的,不用扛祭品走太远。还要问清售后:每年墓碑清洁、绿植维护要不要钱?清明有没有免费鲜花?外地子女能不能代祭拍视频——把鲜花放墓前,跟老人说说话。
离开时碰到那位种月季的阿姨,她坐在墓前石凳上,倒杯茉莉花茶放在碑前:“老周,你爱喝的茶,尝尝。”风卷着白发,粉月季花瓣落在碑上,阳光软乎乎的。远处白鹭飞过,阿姨抬头笑:“你看,那鸟跟咱们上次钓鱼碰到的一样。”
潮白河泛着光,侧柏的香气裹着茉莉茶味飘过来,连陵园的风都带着温度——原来好的墓位从来不是昂贵的数字,是让活着的人安心,让走了的人“像还在家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