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陪母亲整理父亲的旧物,翻出他当年戴的老花镜——镜腿上还留着我小学时刻的歪歪扭扭的“爸”字。母亲擦了擦镜片,忽然说:“咱们去看看陵园吧?不是急着用,是想提前选个能安心放彼此的地方。

我打开中华永久陵园的官网,页面没有弹窗广告,“墓型价格”的入口就挂在导航栏最显眼的位置。母亲凑过来,指着屏幕上的园区地图说:“这地方我记得,去年清明去看你外婆,路过房山脚下有片老槐树,风一吹沙沙响,像有人在说话。”我点头,官网标注陵园在青龙湖附近,离市区40分钟车程——不算远,但又避开了主路的喧嚣。基础墓型的价格在3-5万,对应的是青石板小路旁的浅灰色立碑,碑身刻着简单的云纹,旁边种着冬青,像小区里常常见到的“老邻居家的门楣”,是大多数家庭能接受的“温暖起点”。

中华永久陵园官网墓地价格表-1

母亲忽然指着“生态葬区”的链接问:“这种是不是不用立大碑?”我点进去,页面上的生态葬区满是绿色——树葬的碑是手掌大的青石牌,埋在侧柏的树坑里;花葬的碑是陶土做的小牌,旁边种着玉兰。价格在1-2万,不是因为“简陋”,而是陵园在推“把生命还给自然”的方式。母亲摸了摸屏幕上的柏树照片:“你父亲以前总说,等老了要当棵树,不用占地方,还能给路人遮阴凉。”我忽然想起父亲生前种的绿萝,现在还在阳台爬着藤蔓,绕着窗户转了一圈。

再往下翻是“定制墓型”,价格在6-10万不等。母亲指着一个叫“松间月”的墓型眼睛亮了:“这个名字好!你父亲以前总在楼下松树下跟老周下棋,说月亮照在棋盘上,棋子都发亮。”我看介绍,这个墓型的碑是雕刻成松树形状的,碑座上刻着浅浅的棋盘纹,旁边预留了种松树苗的位置——价格7万左右,母亲说:“贵点没关系,因为能想起他活着的样子。”我问过客服,定制不是“随便加钱”,而是根据家属的回忆调整:比如想加父亲的象棋元素,或者母亲说的“松间月”,设计师会免费修改,直到满意。

中华永久陵园官网墓地价格表-2

那天晚上母亲坐在沙发上翻价格表,忽然说:“你看,这里的价格没藏着掖着,每一档都写得清清楚楚。”我凑过去,发现价格表下面还列着“终身服务”:园区维护终身免费,每年清明送一束白菊,碑文磨损了有人补。母亲叹气:“这样好,以后不用年年跑着缴费,也不用担心墓区变荒。”

其实查价格表的意义,从来不是找“最便宜的”,而是找“最适合的”。就像母亲说的:“钱花在这儿,不是买一块地,是买一个能常常想起他的地方。”中华永久陵园的价格表没有华丽的辞藻,每一个数字对应的都是“让亲人安心、让自己放心”的选择——基础款是“能安放”,生态葬是“归自然”,定制款是“留回忆”。

后来我们真的去了陵园,站在老槐树下,风一吹,树叶沙沙响。母亲摸着一棵侧柏的树干说:“就是这儿了,你父亲肯定喜欢。”我抬头看天,天上的云很慢,像父亲生前坐下来下棋时的样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