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京昌平的十三陵景区旁,有座“藏在山里的陵园”——景仰园骨灰林。它背倚天寿山,面朝十三陵水库,门口的石牌坊上刻着“景仰园”三个金字,风一吹,旁边的白皮松就晃出细碎的光影。常有人沿着园区的石板路走,一边看山看水,一边问:“这么好的地方,价格得多少?”其实关于景仰园的价格,不是一个“贵”或“便宜”能概括的——它藏在墓型里,落在细节中,更连着重返自然的念想。

先说说大家最关心的“墓型价格”。景仰园的墓型主要分三类:树葬、立碑墓、家族墓。树葬是最近几年问得最多的,常有人说“想让亲人跟树一起长大”。景仰园的树葬不是简单埋在树下,而是选一棵健康的侧柏或白皮松,骨灰盒装在可降解容器里,埋在树坑下方1.5米处,树牌上刻着名字,旁边还能种点小菊花。这样的树葬价格大概在3-5万,对年轻人来说,既环保,又不用承担太大经济压力。再说说传统立碑墓,价格跨度大些,从8万到20万都有。差别在哪?比如靠“凤岭”的位置,能看到远处的十三陵山形,像铺了层绿绒毯,这样的位置要贵个2-3万;要是选靠近园区“孝恩路”的,轮椅能直接推到墓前,方便行动不便的老人来祭扫,价格也会略高。还有碑的材质——汉白玉的碑面更光滑,刻字也更清晰,比花岗岩的贵个1-2万,但摸上去温温的,倒像亲人的手。

再聊聊“看不见的费用”。很多人怕“低价引客,高价收尾”,但景仰园的费用倒挺透亮。首先是20年的管理费,大概是墓型价格的5%,比如买个5万的树葬,管理费就是2500,20年后可以续交,不会狮子大开口;然后是刻字费,每个字10-20块,要是想刻点贴心的话,爸,你种的月季我接着浇”,也不会额外加钱。还有人问“能不能自带骨灰盒?”答案是可以,只要符合尺寸(不超过302020厘米),园区不会收“放置费”——这点很实在,毕竟很多家庭会提前准备亲人的骨灰盒,不想再花冤枉钱。

其实更有意思的是“价格背后的价值”。常跟园区的工作人员聊天,他们说“来问价格的人,最后选这里,大多不是因为便宜”。比如有个小伙子,选了凤岭下的立碑墓,价格12万,他说“我妈生前爱爬山,这里能看到天寿山,她肯定喜欢”;还有对老夫妻,选了树葬,花了4万,老太太说“我们俩以后都要葬在这儿,一棵树底下,省得孩子们跑两次”。景仰园的“贵”,贵在“能常来”——从市区开车40分钟就到,地铁昌平线转公交也能到,周末带着孩子来,既能祭扫,也能爬爬山、看看水,像去郊外野餐一样。园区里还有个“怀思亭”,摆着石桌石凳,累了能坐下来歇会儿,风里飘着松针的香气,倒像亲人在旁边陪着你。

北京景仰园骨灰林的价格-1

最后想跟问价格的人说:选陵园从来不是“买最贵的”,而是“买最适合的”。景仰园的价格里,有山的温度,有水的温柔,有“能常来看你”的便利,也有“把亲人留在身边”的安心。要是你刚好在找这样的地方,不妨来景仰园走一圈——沿着石板路往上走,看看山,看看树,风会告诉你,哪块地方,像亲人的“家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