站在九公山的山坳里,风裹着松针的清苦撞进衣领,抬头时,长城的烽火台正嵌在云缝里——不是游客挤着拍的那段,是断了几块砖、爬着苍藤的旧长城,像谁把秦汉的风晒成了干,挂在山尖。

从怀柔城区往西北开四十分钟,绕过几道满是核桃树的山梁,九公山的牌子就立在路口,旁边老槐树挂着红绳,像在等老客。普渡园藏在松涛深处,没有高大石碑,没有冰冷铁门,入口是两排开着白色小花的绣线菊,青石板路踩着松针的碎响,管理员张姨提着竹篮走过来,篮里装着刚摘的野枣,"先尝尝,山尖的枣,甜得很",围裙上沾着的松脂,裹着层山林的印。

往里面走,壁葬的墙面顺着山势铺展。不是整齐的格子间,是错着位、留着缝隙的设计——每一层龛位嵌在浅褐色石墙里,墙面爬着常春藤,藤叶漏下的光刚好落在玻璃上。张姨指着贴碎花布的龛位说:"这是陈阿姨的位置,她生前爱做布鞋,女儿每次来都带双新千层底,说'妈,这次针脚更密'。"旁边龛位摆着陶制小花瓶,插着狗尾巴草,"老周的孙子放的,爷爷以前带他拔草,最爱编狗尾巴草戒指"。

"死亡"像落在松针上的雪,轻得能听见融化的声。清晨见过白发老人蹲在龛位前,用棉布擦玻璃,每一下都顺着照片边缘。他带了装橘子皮的玻璃罐,"我家那口子爱闻这个,以前冬天把橘子皮放暖气上,屋子都是香的",把橘子皮分成小份塞进镂空里,香气混着松针味,在风里绕圈。

九公山长城纪念林普渡园壁葬墓地-1

再深处是道木栅栏,后面空地支着石凳。张姨说常有家属坐在这儿晒太阳:"上星期有对老夫妻,坐了一下午,老头说'咱们结婚五十年,吃了三千顿红烧肉',老太太指着龛位笑'你别吹,上次做的咸得我喝三杯水',末了两人对着龛位唠,像和老朋友聊天。"

普渡园最打动人的,是把思念还给自然的心意。长城守了千年的山,现在守着没说尽的故事——有人放孩子的乳牙在小盒子里,有人缝故猫的毛进布包,有人清明带自家酿的梅子酒,倒一点在石缝:"他生前爱喝这个,比店里的甜。"

走的时候夕阳染金长城,山脚下野菊开得艳。扎羊角辫的小姑娘要摘花,妈妈拉住:"别碰,那是给爷爷的。"小姑娘仰着头问:"爷爷在云里能看见吗?"妈妈指着长城方向,风掀起衣角:"能,长城上的风会带过去——爷爷,妞妞长大了。"

风里又飘来松针的苦,混着野菊香。回头望,普渡园的石墙在暮色里泛暖光,常春藤叶子沙沙响,像谁轻声说:"来了?坐会儿吧。"