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年清明前后,北京的环路总会飘着些细碎的槐花落进车窗,我坐在出租车上盯着导航里越来越偏的路线,忽然想起去年陪邻居张阿姨去归山陵园看她先生时,她攥着我的手说“要是有班车就好了,省得我跟司机讲不清地址”。其实张阿姨不知道,归山陵园早就为像她这样的家属安排了专属班车,把“难找的路”变成了“家门口的路”。
归山陵园藏在昌平区崔村镇的燕山余脉浅坡上,四周是成片的侧柏,风穿过树缝时会带着松脂的香气——环境是挑不出错的,但从市区过去要穿过京藏高速的车流,再绕进两条铺满碎石的乡村小路,上次我自己开车去都绕错了两个路口。对于上了年纪的家属来说,扛着花束挤地铁13号线再转昌52路公交,光是站在站台等车就要耗掉半小时体力,更别说还要拎着沉重的祭品往上坡走。也正因为懂这份“行路难”,归山陵园的班车路线做得格外“接地气”,每一个发车点都选在了“家属最容易找到的地方”。
现在归山陵园的班车主要有三个固定发车点,全在地铁口旁边:东直门枢纽站的点在2号线C口出来往东50米,蓝色的“归山陵园班车”牌子就立在便民服务岗旁边,就算第一次来也不会找错;西二旗地铁站的点在13号线A口往北30米,紧挨着共享单车停放区,年轻人从公司过来骑个车就能到;天通苑北枢纽站的点更贴心,5号线终点B口出来就是,旁边还有个卖鲜花的小超市,不用特意提前去花店买花。发车时间也很照顾不同需求——每周六日和法定节假日(比如清明、冬至)早上8点、9点各发一班,返程是下午2点、3点从陵园出发。要是怕记混,其实陵园官网首页就有路线表,或者打客服电话010-60728888问一句,接线员会把时间和地点讲得明明白白。
坐班车还有些藏在细节里的“小温暖”想提醒大家:比如要提前10分钟到,班车不等人但师傅会帮着拿重物——去年清明张阿姨坐东直门的班车,司机师傅看见她拎着一大包纸扎花,赶紧下来打开后备箱,还说“阿姨您坐前面,这儿有扶手”;车上备着热水壶,要是渴了可以找师傅倒杯温水;如果遇到暴雨或者大雪天,一定要提前查官网通知,有时候会临时调整时间,但陵园会提前一天给预约过的家属发短信提醒。还有次我陪朋友去,车上有个年纪大的爷爷找不到安全带,旁边的乘客主动帮他系上,师傅还把空调温度调高了两度,说“别吹着老人家肩膀”。这些小事儿没写在路线表里,却比路线表更让人觉得“踏实”。
其实对于去陵园的人来说,最在意的从来不是“走了多少公里”,而是“有没有人懂我要去哪儿”。归山陵园的班车路线表不是一张印着字的纸,是把“我懂你”写进了每一个地铁口的选址里,写进了司机师傅的那句“我帮你”里,写进了车上温温的水杯里。上次张阿姨坐完班车回来,把班车的时间写在她的老年机备忘录里,笑着说“下次我自己就能去了,不用麻烦你”——她的备忘录里没写“路线”,写的是“8点东直门,找蓝牌子”,可我知道,那行字背后是“不用怕迷路”的安心。
如果下次你要去归山陵园,不妨试试坐班车。车窗外的树会从市区的杨树变成郊区的侧柏,风里的味道会从汽车尾气变成松针香,而你要走的路,早就被陵园的人铺成了“家门口的路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