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年清明前一周,小区楼下的便民栏总会贴满粉红色的祭扫指引,老张戴着老花镜凑上去看,其他内容都能看懂,唯独“潮白陵园班车请咨询站点”这行字让他犯了难——儿子在外地,自己不会用导航,到底哪儿能找到那辆能直达陵园的班车?

潮白陵园的班车从不是“藏着的秘密”,它就嵌在通州的市井气里。通州北苑公交枢纽的西北出口,每天清晨6点半会准时停着一辆蓝白相间的大巴,车身上贴着“潮白陵园祭扫专线”的黄色标识,旁边的不锈钢站牌上,有人用红马克笔歪歪扭扭写了行字:“本车直达,不用转车”——这是去年清明时,常坐班车的李阿姨写的,她说怕新来的人找不到。而果园小区东门的公交站更热闹,早7点的班车总围着几个拎布袋子的老人,袋子里装着煮鸡蛋、叠成方块的手帕,还有刚买的新鲜百合——这里是老通州人的聚居区,清明客流能占班车总量的三分之一,连司机都认识常来的王奶奶:“婶儿,又来看叔叔啊?上次你说的桃树,就在陵园西南角小山坡,我帮你问过管理员了。”

潮白陵园班车哪儿-1

别以为班车只在清明跑,它全年无休,像根“连接思念的纽带”。每天两班时间雷打不动:早6点半从北苑出发,经果园小区,7点40分到陵园;下午3点从陵园返回,3点半到果园,4点回北苑。但高峰时(清明前10天、冬至前5天)得早来——去年清明,北苑枢纽的加班车从凌晨5点就发,每20分钟一班到9点,司机说:“最早的班车上,都是赶晨雾去的人,有的带刚熬的小米粥,有的拿叠了一夜的纸鹤,连空气都比平时静。”

找不着站点也别急,两个“笨办法”超好用。一是打陵园客服(010-8958xxxx),接线员是通州本地人,说话热乎:“您家在新华大街?去果园站最方便,两站地,下车走三分钟。”二是问小区便利店老板——果园的“便民超市”王姐做了10年生意,每年清明把班车时间写在玻璃上,还帮老人占位子:“张叔,明天我帮你留第三排靠窗位,你爱盯着窗外树看。”

上周我坐班车,旁边大爷攥着报纸包的东西,掀开是块皱巴巴的五仁月饼:“这是我老伴儿最爱的,去年没吃上,今年早买了。”车窗外梧桐叶飘进来,落在月饼纸上,大爷轻轻拨到一边:“你看前面杨树林,是潮白河边老林子,我跟她在这儿认识的,现在她埋在陵园,离这儿一里地。”

找班车从不是找“车”,是找“回记忆的路”。潮白陵园的班车没有空调,座椅沾着去年的草屑,却载着一盒盒点心、一束束晨露菊花,载着说不出口的“我想你”。下次再问“班车哪儿”,不妨看看小区公交站、问问便利店老板——那些市井里的小线索,早把班车位置写成了“思念的坐标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