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晨的风裹着槐花香钻进衣领,张阿姨攥着祭拜清单站在东直门地铁口,鼻尖渗着细汗——这是她第一次自己去长城华人怀思堂看老伴,之前都是儿子开车,可这次儿子出差,她记着社区说有班车,却摸不准在哪上车。旁边卖煎饼的大姐看出她着急,笑着指了指北边:“阿姨,往枢纽北侧走,公交站那有个蓝底白字的牌子,写着‘怀思堂班车’,我早上还看见车停那呢。
很多第一次去怀思堂的人,都像张阿姨这样——知道有班车,却摸不清上车点的具体位置。其实长城华人怀思堂的班车上车点,大多选在市区交通最方便的枢纽,常用的有三个:东直门交通枢纽北侧的公交站、西直门长途车站售票厅旁,还有崇文门地铁站C口的便利店边。东直门的点最好找,从枢纽北出口出来,顺着“公交站”指示牌走50米,蓝牌子上画着怀思堂的飞檐logo,旁边常站着穿藏青制服的师傅,看见人就会问“是不是去怀思堂?”;西直门的点在长途车站里面,售票厅旁边的玻璃门后,早上6点半第一班车会鸣笛,师傅会探出头喊一嗓子;崇文门的点最“接地气”,从C口出来往便利店走,玻璃门上贴着粉色纸条,写着“怀思堂班车在此候车”——上周有个姑娘绕到D口,还是便利店阿姨帮她指的路。

找上车点其实不用慌,多问两句、多查一点就好。先上怀思堂官网看最新通知,有时候会因为修路临时改位置,比如上个月西直门的点就挪到了旁边广场;或者打客服电话400-810-6688,接线姑娘会把当天的准确位置说清楚;实在找不到就问穿制服的人——东直门的红马甲志愿者、西直门的保安师傅、崇文门的便利店店员,他们都门清。我上周帮一位阿姨找崇文门的点,店员抬头就指:“看见那棵梧桐树没?树底下站着三个人的地方就是,今早刚走了一班。”
乘班车还有些“小秘诀”要记牢。发车时间是早6点半到8点,半小时一班,周末人多,最好提前15分钟到——上周六我去的时候,7点半的车已经坐满,后面的人只能等下一班;车上有免费矿泉水和纸巾,不用扛太多东西,祭拜的鲜花怀思堂门口也能买;下车后有摆渡车直接到堂口,不用走很远;对了,一定要带身份证,师傅会登记,说是为了大家的安全。
昨天在班车上遇到李叔,他攥着一束向日葵,花瓣上还带着晨露。“我每个月都来,东直门的阿姨都认识我,会帮我留靠窗的位置。”他指着窗外,沿途的向日葵田刚翻出金黄,“你看,这路我走了三年,从上车点到怀思堂,刚好能看完一集老伴生前喜欢的京剧——不是车慢,是每一眼都想着她,就觉得路够长,能多回忆会儿。”
其实长城华人怀思堂的班车上车点,从来不是一串冰冷的坐标。它是东直门枢纽旁的蓝牌子,是西直门售票厅的鸣笛声,是崇文门梧桐树下的粉色纸条——是你站在那,知道下一班车会准点来,知道能顺利见到想念的人。那些具体的位置里,藏着的是“安心”:安心不会迷路,安心不会迟到,安心能把攒了一个月的话,稳稳地带到那个人身边。
末了,张阿姨后来给我发消息说,她顺利坐上了车,师傅帮她把祭拜的花放在了行李架上,旁边的阿姨还跟她聊起了老伴生前的趣事。“车开的时候,我看见窗外的槐花落进绿化带,像老伴以前织的毛线球。”她打字很慢,却带着温度,“原来找对了上车点,连风都是暖的。”





